如今,穿梭于街頭巷尾的純電動大巴、出租車,乃至純電、插電式混動私家車,不僅已成為深圳獨特的風景線,亦是其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上先行先試的有力佐證。
“十年前,比亞迪第一批純電動大巴在深圳上路,走了一條前無古人之路,當時不被看好、飽受質疑。在巨大的壓力下,深圳敢為人先、鼓勵創新、制定標準,給了企業先行先試的機會,率先實現了電動車的規?;蜕虡I化運營。”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對時代財經表示。

作為全國首批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深圳以先行先試的魄力和決心,強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早在2016年,深圳新能源汽車產值就已突破1000億元關口,其中翹楚比亞迪,也已成為深圳這座城市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的一張亮眼名片。
而過去三年,深圳市更分別實現了公交車全面電動化、出租車全面電動化和純電動泥頭車規?;蜕虡I化運營,持續引領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在業界看來,起步早、產業集聚度高、產業鏈齊全是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主要特征。
“盡管深圳在汽車行業屬于后來者,但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方面,深圳不僅先行先試,且非常注重產業鏈布局,進而亦率先完成產值突破。”8月20日,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時代財經表示。
助力“換道超車”
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開端,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
2003年,隨著比亞迪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公司,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開始加速步入整車時代。2008年,比亞迪首發上市了世界首款量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PHEV)
F3DM
。從2015年起,比亞迪連續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PHEV和EV)銷量領先企業之一,與騰訊、華為等企業一道,成為這座城市的亮眼名片。
王傳福對時代財經回憶道,2008年的金融海嘯來襲,汽車工業逆勢上揚,比亞迪通過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和芯片等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在2008年底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插電式雙模電動車,拉開新能源汽車變革序幕,走向從速度到質量的發展之路。近年來,比亞迪又將電動汽車產業鏈延伸到軌道交通領域,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軌和云巴,填補了我國中小運量軌道交通技術和產業空白,促進產業鏈到價值鏈的演變。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的背后,與國家、深圳市政府在相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也密不可分。
2009年,深圳成為“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十城千輛工程)的首批試點應用城市之一。同年,深圳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印發深圳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政策的通知》,其中,自2009年起,連續7年,每年集中5億元,共35億元資金,設立新能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
三年后,在政策、產業鏈配套等大力支持下,2012年,深圳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3000輛,居全球大型城市第一。2016年,深圳還率先試點啟用了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
據深圳市發改委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超過36萬輛、全市累計建成各類公共充電樁8.3萬個,其中滿足公交、出租、泥頭、環衛、網約車等用戶的社會快速充電樁約3萬個,住宅小區等慢速充電樁約5.3萬個,均位居國內領先地位。
“深圳在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方面的布局還是比較超前。”8月20日,全國工商聯汽車商會秘書長曹鶴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
作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在推動中國汽車產業“換道超車”的過程中,充分展現了其先行先試的中堅作用。
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上,“深圳速度”讓人驚嘆。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新能源汽車產值從2010年的不足10億,僅用短短7年的時間,就于2016年突破1000億元關口。
依托新能源整車發展,目前,深圳已形成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動力總成控制等關鍵零部件為主線,種類齊全、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以比亞迪所處的坪山區為例,該地此前已獲批“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據悉,除比亞迪外,區內還匯聚了新宙邦、本征方程等行業龍頭企業,形成了從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電池隔膜到動力電池成品制造,從新能源汽車的電機、電控、電動總成、配套充電設施到整車制造,集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新能源及相關領域企業近300家。

高度集聚的產業鏈,給該區締造了巨額產值。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坪山區高新技術企業產值為1014.26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為1168.52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產值為503.16億元。
而放眼整個深圳,在此前電子器件產業鏈方面積累助力下,深圳在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尤其是核心三電上的發展居優勢地位,并涌現了一大批代表性企業。
其中,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商貝特瑞,已獲得連續7年的全球出貨量“冠軍”;電解液廠家新宙邦,已發展為全球優質龍頭,并掀多起海外并購;此外,還有隔膜市場的龍頭企業星源材質、鋰電模組龍頭企業欣旺達等,都在行業發展中遙遙領先。
值得關注的是,在長期深耕下,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還展現出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趨勢。以比亞迪為例,除了半導體(IGBT)業務的拆分外,今年年初,比亞迪宣布成立5家以“弗迪”命名的全資子公司,業界認為此舉意味著其動力電池業務拆分上市計劃亦更進一步,或有望為比亞迪締造一個新的千億級市值業務。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深圳;沒有深圳,就沒有比亞迪。比亞迪25年的創新發展,從‘比亞迪速度’到‘比亞迪質量’,正是‘深圳速度’到‘深圳質量’的一個縮影。”王傳福對時代財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