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悉,截至目前,全省節能和新能源公交車達5.4萬輛,占全省公交車總量的85.0%,占比居全國前列,推廣應用成果顯著。
還注意到,就在一個月前(7月24日),備受業內外關注與期待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在山東青島正式拉開帷幕。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下一步將在深入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基礎上,針對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存在的創新能力不強、整車成本偏高、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突出問題,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加快發布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凝聚行業共識、堅定發展信心、明確發展目標。二是加快推廣應用。發布實施《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組織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三是加大研發支持。充分發揮國家動力電池和智能網聯汽車制造業創新中心作用,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和平臺集成技術研發,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步伐,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四是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配合能源局加快支持和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優化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提升安全水平,實現互聯互通。
此外,6月2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規劃》提出,2020年到2022年,為氫能產業全面起步期。產業發展制度體系逐步完善,聚集100家以上的氫能產業相關企業,燃料電池發動機產能達到20000臺,燃料電池整車產能達到5000輛,加快布局燃料電池軌道交通、港口機械、船舶及分布式發電裝備產業,氫能產業總產值規模突破200億元;2023年到2025年,為氫能產業加速發展期。氫能產業鏈條基本完備,培育10家左右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知名企業,燃料電池發動機產能達到50000臺,燃料電池整車產能達到20000輛,燃料電池軌道交通、港口機械、船舶及分布式發電裝備產業實現突破,氫能產業總產值規模突破1000億元;2026年到2030年,為氫能產業塑造優勢期。氫能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全面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國際知名企業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