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至,但“秋老虎”還在持續發威。連日來,島城濕熱天氣延續,地區用電負荷屢創歷史新高。8月19日11時15分,青島地區最高負荷達到9740兆瓦,刷新2018年8795兆瓦峰值數據,創出歷史最高紀錄。
用電負荷短時間內大幅增長,尖峰負荷時段電網面臨的供電壓力與輸變電設備的負載水平也居高不下。8月17日、18日、19日,青島電網三創歷史最高負荷,110千伏北曲站1號主變等設備均出現重載現象,國網青島供電公司第一時間采取電網運行方式調整等傳統手段進行調節,但仍然無法消除。

在此情況下,青島供電公司調控人員迅速啟用“源網荷儲”柔性互動控制平臺,第一時間梳理北曲站1號主變所帶可調節負荷資源——城陽長城路公交充電站內充電樁的功率調節范圍,根據調節空間立即下發控制指令,適度降低北曲站充電樁的充電功率,或將充電站內不必要或不緊急的用電行為適度推遲至尖峰負荷度過后進行,從而實現削減電網尖峰負荷的目標,成功降低了北曲站1號主變的重載水平。
“這是青島地區第一次在迎峰度夏期間利用負荷側可調節資源進行電網調峰,可以說這次可調節負荷的調峰‘首秀’非常成功,成效十分顯著,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負荷側資源蘊含的巨大潛力。”青島供電公司調控中心地區調度班班長李辰介紹說。長期以來,電網的關注重點聚焦于提高發電能力來滿足尖峰負荷時段的用電需求。如今,隨著電動汽車(充電樁)等負荷側可調節資源越來越多的接入電網,電網調峰將擁有越來越多的“新手段”,助力電網安全平穩的度過迎峰度夏高荷時段。
下一步,國網青島供電公司將繼續在山東省電力公司的堅強領導下,深入挖掘可調節負荷資源調節潛力,持續拓展負荷側資源調控空間,不斷提升電網的精益調度與穿透指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