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疫情影響不會改變中長期電動汽車發展趨勢,全球電動化正邁入供給端優質車型加速期。
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德勤對電動車的未來持樂觀態度,預計到2030年,全球可以售出3100萬輛電動車,占屆時汽車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電動車的起點,燃油車的頂峰
德勤基于2020年新能源汽車數據提出上述預期。德勤表示,盡管受到新冠疫情的沖擊,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總銷量仍將達到250萬輛。此后,電動車銷量年復合年增長率可達29%,到2025年全球銷量將超過1120萬,而到2030年將突破3110萬大關。屆時,純電動汽車銷量將占到所有新電動汽車銷量的81%,超過插混車型的同期銷量。
德勤基于2020年新能源汽車數據提出上述預期。德勤表示,盡管受到新冠疫情的沖擊,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總銷量仍將達到250萬輛。此后,電動車銷量年復合年增長率可達29%,到2025年全球銷量將超過1120萬,而到2030年將突破3110萬大關。屆時,純電動汽車銷量將占到所有新電動汽車銷量的81%,超過插混車型的同期銷量。
該事務所在2018年的原始分析結果基礎上對數據進行了更新。彼時,德勤給出預測:2020年全球的電動車銷量將會達到400萬輛,2025年達到1200萬輛,2030年達到2100萬輛,屆時純電將占整個電動車銷量的70%。

德勤指出,未來10年電動汽車增長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消費者信心的改變,因為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的障礙將逐步消失。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德勤電動汽車業務主管Jamie Hamilton表示,此前電動汽車溢價將一些潛在用戶拒之門外,但隨著電動汽車價格與燃油車的價格越發接近,潛在買家的數量將會有所增加。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駕駛者考慮電動車的可行性,克服續航里程和充電設施的技術難題將變得越發重要。
推動增長的其他因素還包括有利的監管環境,無論是財政激勵還是減排目標,亦或是新款電動車的研發,這里的新款電動車包括經濟車型和豪華車型。
同時,隨著批發量繼續占據著所有新車銷售的重要部分,企業層面轉向電動汽車將進一步推動全球市場向電動汽車時代轉型。

為應對新冠疫情而采取的封鎖措施導致國際供應鏈嚴重中斷,汽車經銷商暫時關閉。Hamilton向記者透露,雖然整體汽車銷量在這段時間內直線下降,但與其他市場相比,電動汽車在某些地區展現出一定的反彈。因此,新冠疫情的爆發意味著我們可能看到燃油車的銷售已經達到峰值,盡管相對而言這一現象并沒有引起注意。
在2024年之前,全球汽車年度總銷量還不太可能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即使是燃油車的銷售恢復增長,但市場份額也可能會縮水。

疫情提速歐洲電動化進程
此前,Jato Dynamics分析了歐洲各地的新車注冊數據,指出疫情大流行加速電動車在歐洲的普及,而燃油車失去了動力。
今年第一季度,盡管歐洲車市一季度銷量遭腰斬,但是電動汽車注冊量增長了57.4%,占該地區汽車注冊總量的4.3%。
從統計數據來看,6月電動車走勢也向好。盡管與2019年6月相比,汽油和柴油汽車的注冊量分別下降了32%和31%,但電動汽車的銷量同比暴增65%,從去年6月的11.13萬輛升至6月的18.33萬輛。

JATO全球分析師Felipe Munoz解釋道:“盡管消費者信心和就業率下降,但疫情似乎為電動汽車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遇——這是自其推出以來從未見過的。”更高的優惠、更多激勵措施,以及減排壓力,這些因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提振電動汽車的需求。
德勤估算,在歐洲,電動車將占據新車市場42%的份額。就歐洲國家而言,得益于政府推出的福利稅率,英國車主正加速“逃離”內燃引擎車型。英國政府計劃在2035年前禁止銷售所有搭載汽油和柴油發動機的汽車,其中包括混合動力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德勤對英國司機的調查分析發現,有一半受訪者會考慮購買電動汽車。然而,33%的受訪者表示,在考慮選擇純電動汽車之前,最讓他們擔憂的還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Hamilton指出,如果繼續投資充電設施,并且能夠克服消費者對充電設施的擔憂,那么英國在2030年將拿下全球電動汽車市場32%以上的份額,屆時電動車在英國汽車銷售市場的份額可達到65%。
英國能源公司Octopus 的 CEO Fiona Howarth稱,全球正面臨氣候危機,這意味著工業、立法機構和消費者必須現在就行動起來,加速內燃機的終結。 “改用電動汽車不僅對環境有利,而且在經濟上也有好處。”
上周,英國保險公司Direct Line的一項研究表明,現在擁有電動汽車比擁有柴油車更省錢,至少就其壽命運行成本而言如此。
Direct Line指出,目前電動車的平均終身運行成本約為52133英鎊。相比之下,一輛等量的燃油車,其整個壽命運行成本為53625英鎊。究其原因,雖然電動汽車的前期成本確實更高,但在燃料成本、稅收和維護方面的節省使電動汽車的總體運行成本降低了21%。
歐洲車市短期受疫情影響,但全年來看電動車市場呈現出了較強的韌性,且滲透率同比不斷提升。顯然,短期疫情影響不會改變中長期電動汽車發展趨勢,全球電動化正邁入供給端優質車型加速期,未來幾年是全球主流供應鏈加速爆發的趨勢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