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上海:2700億元投資撬動“新基建”

發布日期:2020-05-12  來源:中國電子報  作者:吳麗琳

核心提示:5月8日,上海數據交易中心進行了新一輪融資,并宣布今年將在新基建相關領域投入超過10億元,包括收購和數字化平臺的搭建。這是在
 5月8日,上海數據交易中心進行了新一輪融資,并宣布今年將在“新基建”相關領域投入超過10億元,包括收購和數字化平臺的搭建。這是在前一日上海剛剛發布了上海版“新基建”行動方案后,今年國內數據交易領域的首次融資。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表示:“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是擴大有效投資、賦能新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四大行動提升新型基礎設施能級
 
5月7日,上海正式發布了《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形成了上海版“新基建”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明確了具有上海特色的“新基建”四大重點領域,分別是以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為主的“新網絡”建設、以創新基礎設施為主的“新設施”建設、以人工智能等一體化融合基礎設施為主的“新平臺”建設和以智能化終端基礎設施為主的“新終端”建設。上海將通過四大建設行動,全力提升新型基礎設施能級,目前已初步梳理排摸了未來3年實施的第一批48個重大項目和工程包,預計總投資約2700億元,包括新建3.4萬個5G基站,新建1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新增1.5萬臺以上智能配送終端等。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上海新基建立足于數字產業化等領域,以社會投資為主。馬春雷表示:“我們初步做了一個梳理,在2700億元中各級政府投資600億元左右,其余2100億元都是社會投資。”為此《行動方案》專門推出8項重大政策措施,在創新支持方式、加強指標保障、推動資源開放等方面加強引導,推動社會資金加大對新基建投入。
 
賽迪智庫近日發布的《我國各省區市“新基建”發展潛力白皮書》顯示,上海 “新基建” 發展潛力綜合得分超過80分,發展潛力處于全國領先地位。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上海圍繞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及新型智慧城市、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城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等建設,加強網絡基礎設施、數據中心和計算平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布局,總體水平一直保持國內領先。
 
在中央提出要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后,上海又率先從政策、資本傾斜等方面多維度發力,推動“新基建”站上風口。《行動計劃》提出了符合上海城市功能和定位的具體行動目標,通過3年努力,率先在4個方面形成重要影響力:率先打造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標桿城市,率先形成全球綜合性大科學設施群雛形,率先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超大規模城市公共數字底座,率先構建一流的城市智能化終端設施網絡。到2022年年底,推動上海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創新能級邁向國際一流水平。
 
5G是“新網絡”的重點和熱點
 
“新網絡”建設深刻把握全球新一輪信息技術變革和數字化發展趨勢,率先構建全球領先的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布局。主要包括:高水平建設5G和固網“雙千兆”寬帶網絡,加快布局全網賦能的工業互聯網集群,建設100家以上無人工廠、無人生產線、無人車間,帶動15萬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快下一代互聯網規模化部署;建設新型政務外網及網絡安全設施;構建全球信息通信樞紐。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建明指出:“新網絡、新平臺是以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撐數字經濟向智能經濟轉變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包括了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數字基礎設施,以及智能網聯汽車、智能電網等新型基礎設施。”他表示,上海市經信委圍繞這些領域,梳理了3年內實施主體、投資金額、推進計劃明確的70余個重點項目,以及有投資意向、計劃實施的近20個儲備項目,涉及總投資約2000億元,其中今年投資超500億元。其中,5G網絡是“新網絡”的重點和熱點,也是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數字基礎設施。
 
據悉,上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國內領先”。目前,已實現全市16個區5G網絡連續覆蓋,建設了15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行業平臺,帶動6萬多家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在靜安、嘉定、楊浦、虹口、普陀等區率先開展新型城域物聯網百萬級規模部署。目前,上海正加快5G網絡建設,截至第一季度末,已建5G室外宏基站和室內小站均超過1.8萬個。
 
張建明介紹,為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今年全市5G建設總投資近100億元,將再新建1.2萬個室外基站和3.2萬個室內小站,基本實現中心城區和郊區城鎮化地區全覆蓋,全市5G平均下載速率將超過200Mb,在國展中心、主要商圈、機場等重點場所網絡深度覆蓋區域平均下載速率將超過500Mb。同時,加快5G獨立組網(SA)建設,這將充分發揮5G低時延、大容量的特征,賦能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發展。下半年基站側將全面實現SA和NSA雙棧運行。
 
馬春雷透露,在5G領域,未來3年上海市將新建3.4萬個5G基站,另外還有5萬多個“室內小站”。同時,上海市將編制5G移動通信基站布局規劃導則,并指導各區開展5G基站布局規劃。
 
“新平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
 
大數據正在成為新的生產要素,為科技進步注入新的動能,為產業融合提供新的發展機遇。當前,上海正全力貫徹落實國家戰略,深化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建設,全力打造要素齊全、開放協同的良好的生態。
 
“新平臺”建設行動充分利用超大規模城市海量數據資源,建設城市全要素數據資源體系,支撐城市治理全方位變革。主要包括:建設新一代高性能計算設施,打造超大規模人工智能計算與賦能平臺。建設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社會治理“一網統管”基礎支撐平臺,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構建醫療大數據訓練設施,支持人工智能企業開展深度學習等多種算法訓練試驗。探索建設臨港新片區互聯設施體系和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智慧大腦工程。
 
在張建明看來,數據中心在“新平臺”中的地位特殊,被認為是基礎設施的基礎設施,是數據、計算、網絡的基石。近年來為適應城市發展定位,上海統籌數據中心布局、規模、用能,提出了“存算一體、布局合理、規模適度、綠色集約”的建設目標。
 
圍繞數據中心建設,張建明說:“在已建12萬架數據中心基礎上,明年第一季度前,全市將新增6萬機架供給,直接投資約120億元,將帶動投資超過380億元。”6萬機架的用能釋放,也發出了上海市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信號。據測算,數據中心對產業支撐的溢出帶動效益明顯,單位機架間接產出是直接產出的近20倍。
 
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互聯網數據中心已建機架數超過12萬個,利用率、服務規模處于國內第一梯隊。上海市大數據平臺累計已匯集全市200多個單位340億條數據,數據規模總體在國內領先。上海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已經形成了集聚態勢,商業數據交易占到全國公開交易量的一半以上。
 
今后,上海將圍繞互聯網服務商、電信運營商等頭部企業的功能型關鍵項目,研究加大數據中心建設和投資力度,再建一批更為綠色高端、布局集聚、靈活智能、算力強勁、需求明確、綜合畝產稅收高的數據中心,同步結合5G、數據中心和工業互聯網建設,研究對邊緣計算節點的布局,有效支撐和促進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