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在浙江省寧波市110千伏三七輸變電工程施工圖紙設計交底會議中,業主單位提出更改氣體全封閉絕緣組合電器室地面材料。經過多方論證后,設計單位對圖紙做出更改,并通過手機上的輸變電工程管控軟件發起設計變更流程。1個小時內,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先后在手機上完成審批單據的資料審核,并填寫意見、加蓋電子簽章,最終由寧波供電公司建設部確認。寧波供電公司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輸變電工程管控,提升了電網建設管理智能化數字化水平。
在輸變電工程建設過程中,當施工圖紙需要修改或現場工程量發生變化時,相關單位會根據實際需求、工程進度發起設計變更、現場簽證、工程款申請等審批流程,審批單據需經過多個參建單位簽字后才能保存。以往,由于普通線上審批無法加密電子簽名,容易被破解篡改,存在信息安全隱患,所以審批單據均以紙質形式流轉。這樣耗費時間較長,且因為單據經手人員較多,容易丟失。
為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寧波供電公司推出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工程管控系統。系統連結了業主項目部及建設管理、監理、設計、施工等所有項目參建方,具有設計變更、現場簽證等相關管理單據的線上編制、核批、簽發功能。各參建方通過企業實名認證注冊加入系統,并可應用移動端軟件實時操作。區塊鏈的密鑰功能保證了數字簽章的唯一性和可靠性,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壓縮了單據流轉時間,解決了簽字手續多、進度無法實時跟蹤、單據不易歸檔等問題。
三七輸變電工程總監理工程師陳碧波說:“以前,審批單、聯系單簽字需要我們跑到各個參建單位完成,如果相關工作人員不在還得等下次再來。一份單據常常要一周才能簽署完畢。現在工作人員可以用手機實時查看各審批節點,一天內就能完成整個流程,節約了時間和交通成本,也能降低疫情防控期間的感染風險。”
據介紹,區塊鏈技術也為工程造價管理提供了支撐。參建單位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執行的操作記錄能夠以區塊形式保存,確保數據防篡改、不丟失、可追溯,避免發生糾紛。同時,業主和監理等參建單位可實時監管并參與整個工程鏈條中的任一節點,確保節點責任落實,降低管理成本。
寧波供電公司將持續優化流程,擴大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推動各層級、全業務的互聯、互通、互融,構建“大云物移智鏈”協同并進的立體化發展格局,實現工程管控標準工作流程化、流程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數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