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解放日報》7月13日消息,人工智能系統已進入上海的部分公交線路,使公交車站成為一個“智慧島”。乘客在車站候車時,能實時知道下一趟公交車幾點鐘到、車上是否擁擠,從而決定等不等、上不上車。公交公司也能實時了解線路上每一輛車現在載客多少、每個站點有多少人上下車,從而靈活調度車輛,滿足乘客出行需求。
乘客可預知下趟車是否擁擠
這種名為“智行·惠”的智慧站牌由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研發,包含3個模塊——公交動態信息發布大屏、乘客互動查詢觸摸屏、便民援助服務終端。其中,大屏用于實時發布各條公交線路的站點、下一班公交車預計到站時間、未來幾班公交車的載客人數等實用信息;觸摸屏可通過觸控和語音交互,供乘客查詢換乘路線、旅游景點信息、公共服務窗口等周邊信息;利用便民服務終端,乘客則能進行交通卡充值、手機充電、無線上網、掃碼取用共享雨傘等操作。
智慧站牌還能顯示未來幾班車的擁擠程度,以便讓乘客選擇性上車。這是怎么做到的呢?據介紹,這是依靠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發的一種人工智能客流采集儀。它具有圖像識別功能,安裝在公交車上,可以識別出上車和下車的是人還是物、某些人在上車還是下車、上車和下車的各有幾人。
浦東多條公交線率先試用
據介紹,半年來,在浦東公交部分線路上的監測評估顯示:客流采集儀準確率基本不低于95%。有了這一人工智能系統,公交公司不再需要安排人員到營運現場進行客流調查,而是直接分析客流數據,科學合理地編制行車作業計劃,使運能投放更加精準。線路調度員也可以實時了解每一輛車的當前滿載率以及每個站點的上下客人數,采取靈活調度措施,以滿足乘客出行需求。
預計今年底前,人們將在上海浦東內環線以內多條公交線路上體驗到智慧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