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拉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大規模推廣的序幕。經過近13年的發展,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其中包括在北京市政府庇護下成長起來的北汽新能源,近幾年才成長起來的比亞迪、特斯拉等車企均見證了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
北汽新能源的輝煌不在 比亞迪、特斯拉時代已來
為了更好地了解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我們列出了過去五年北京新能源汽車終端銷量(上險量)TOP10企業。
從下圖我們清晰地看出,在過去五年里,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發生巨大變化:

1、從傳統車企來看,連續六年(2013-2018)蟬聯中國純電動車銷冠的北汽新能源,自2019年起,它的輝煌戛然而止。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我們只能用這句話來表達對北汽新能源的遺憾。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比亞迪反超北汽成為北京新能源車市場銷冠。從此,比亞迪一發不可收拾,披荊斬棘,連續3年蟬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冠,同時也是北京新能源車連續3年的銷冠。
2020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涌入眾多強勢玩家:特斯拉上海工廠于2019年年底正式投產,2020年產能開始爬坡。從這一年開始,特斯拉一舉超越北汽躋身第二,而從2019年超越北汽后,比亞迪一直穩居北京新能源車市銷冠。
2、也是從2020年開始,造車新勢力理想、小鵬汽車相繼進入北京市場,與傳統車企爭搶市場份額。蔚來和威馬,2018年開始已經在北京市場嶄露頭角,而且在2018-2019兩年的時間里,威馬的銷量一直領先于蔚來汽車,但從2020年開始,由于威馬汽車頻繁出現自燃事件,導致其口碑逐漸下降,自此再未上過TOP10榜單。
3、與此同時,眾多合資車企從2020年開始紛紛布局新能源車領域,廣汽豐田上榜2020年前十,一汽大眾上榜2021年前十,2022年前四月,除了一汽大眾外,上汽大眾也上榜TOP10。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對比2018年和2022年的車企TOP10來看,除了前三名發生變化外,上汽乘用車僅靠科萊威CLEVER這輛小車,2018年位居第三,但隨著更多新入局者的加入,其排名逐漸下降至2020年的第六,而到了2021-2022年逐漸跌落前十。
曾經的第四名吉利汽車,下降至今年的第十,廣汽乘用車旗下的廣汽傳祺品牌獨立更名為廣汽埃安排名仍然位居第五,奇瑞、長安、威馬、東風日產均未出現在TOP10榜單里,取而代之的是,一汽大眾、蔚來、小鵬、上汽大眾和理想。
20萬以上車型最受北京消費者歡迎 特斯拉Model Y居首
那么什么樣的新能源車,最受北京消費者的歡迎呢?
根據上險量數據,我們列出了過去一年里(2021.3-2022.3)北京新能源汽車銷量TOP15。從上圖看出,特斯拉Model Y是北京消費者最受歡迎的車型,其次是比亞迪宋PIUS EV和漢EV。

在TOP15中,除了理想ONE是插混車外,其余14款車均為純電動車。這與北京的特殊政策有關聯,北京的插電混合動力車只能用油車指標購買,其與油車一樣受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限行措施限制。
TOP15的車型中,20萬以上的車型最受北京消費者的歡迎。受北京新能源車限購政策的影響,一個新能源指標需要全家齊上陣,搖七八年都是常態,在這種“一號難求”的情況下,選購一輛滿意的車型顯得尤為重要。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薛旭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由于汽車指標相對稀缺,所以消費者往往會一步到位,購買相對中高端的產品,或許中大型SUV會成為顧客青睞的主要對象。”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大多數北京消費者,選購中高端價位的車型。
什么樣的人群會選擇購買新能源車?
第一電動觀察到一種是北京持標剛需人群,根據北京新能源汽車指標政策,5月26日,北京將發放2022年指標配額結果,超6萬個指標將全部發放,這意味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北京將迎來購車高峰。對于車企而言,這可謂是一塊非常誘人的“蛋糕”,多數新能源車企已經摩拳擦掌,做足了準備,一場“搶人奪標”大戰即將上演。

另一種是置換人群,即燃油車用戶。根據乘聯會數據,在北京新能源銷量中,燃油車置換的占比在不斷的上升,2018年燃油車置換占比達到18%,2019年達到26%,2020年達到36%,2021年達到53%。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北京整體新能源車一半以上的銷量都是由于燃油車置換車輛貢獻的。”
北京將增加新能源車指標占比 “油換電”補貼政策或將出臺
近年來,新能源車關注度越來越高,不僅是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也加入購買新能源車行列,一二線城市的市占率下降是必然的。我們觀察到,北京的市占率(占整個新能源車市場的比重)在2019年出現了一次高峰后,此后呈現下降趨勢,尤其在2021年市占率下降近半。

為了提升市占率,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北京市政府在去年2月正式發布的《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累計保有量力爭達到200萬輛,汽車電動化率由目前的6%提升至30%”的目標。
目前北京市新能源車保有量達50.7萬輛。四年時間實現150萬輛的推廣目標,除了加大公共領域的新能源車推廣外,私人領域方面,以目前北京新能源車指標每年發放超6萬個個人指標來看,4年時間新能源車指標是24萬個,很難完成這個目標,除非完全放開不搖號(基本不可能),最有可能的是,提高新能源車指標配額比例,另一方面是,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鼓勵燃油車用戶“油換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7日,北京市政府官網發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中已經明確指出,將加快推動小客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調控小客車使用需求,降低小客車使用強度。逐步增加新能源指標占比,加強“一人名下多車”治理。
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北京市或將出臺“油換電”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這也意味著,“十四五”期間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將迎來新一輪高速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