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數據中心“變綠” 節能降耗勢在必行

發布日期:2022-05-06  來源:中國科技網  作者:中國風光儲網--新聞中心

核心提示:數據中心“變綠” 節能降耗勢在必行
 近日,工信部等6部門公布2021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至此,我國已先后創建三批共計153家國家綠色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的“底座”,近年來我國數據中心實現快速增長。推動數據中心綠色發展,既有助于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也是新型基礎設施節能降耗的關鍵環節。
 
什么是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的定義有多種解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對數據中心的描述為:由計算機場地,其他基礎設施、信息系統軟硬件、信息資源(數據)和人員以及相應的規章制度組成的實體。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春明說:“以前我們常常把這樣的地方叫作‘機房’。通俗來講,數據中心是數據存儲和數據處理的現代化工廠,承擔了與‘計算’和‘存儲’數據相關的任務。”
 
作為互聯網底層基礎設施,建立在數據中心基礎上的各類應用,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1月18日,工作人員在“一碼貴州”智慧商務大數據平臺內查看實時顯示的大數據系統。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在工業領域,由傳統的財務記賬類應用向個性化定制轉型;在民生領域,遠程在線醫療讓邊遠地區的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及時看上大專家;在政務領域,線上審批一網通辦,百姓不需要多跑腿……這些背后都是數據中心提供的強大算力支撐。>>詳情
 
為何要推動數據中心綠色發展?
 
數據統計顯示,我國數據中心的總機架數將在2022年突破400萬,中心總能耗也將在2020年至2021年間突破2000億千瓦時,并在其后的年份快速增長,在2023年突破2500億千瓦時。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規模增長迅速。
 
西部云基地國家(中衛)數據中心中國聯通數據中心機房(3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但數據中心也是能耗大戶,大量數據吞吐和運算使得數據中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能耗和散熱挑戰。如何加快數據中心行業的綠色發展、降低碳排放,成為當下的一個重要課題。
 
“隨著數據中心的快速發展,數據中心的能耗在ICT行業中占比越來越大,既給運營數據中心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電費支出壓力,也給國家的‘雙碳’目標實現帶來了很大挑戰,所以目前各運營企業都在積極進行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和改造,以期獲得經濟收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中國移動未來研究院院長崔春風博士告訴本報記者。>>詳情
 
綠色數據中心長什么樣?
 
在位于北京市順義區的萬國數據十一號數據中心,超1.5萬平方米的機房內,2000多個排列整齊的機柜正有序運行。千里之外,依托數據中心算力的實時調度,用戶得以在手機上流暢觀看視頻。
 
“目前,北京十一號數據中心PUE(電能使用效率值)已達到1.22。”萬國數據副總裁楊韜算了一筆賬,在滿負荷狀態下,綠色數據中心每年能節省用電約1000萬千瓦時。
 
能耗“瘦身”,秘訣何在?走進數據中心,答案漸次揭曉——
 
供電側,變雙路不間斷供電為單路高壓直流供電。“通過調整供電架構,降低用電損耗的同時,也提升了用電效率。”楊韜說,不僅如此,通過采購和使用綠電,數據中心實現了低碳轉型。“目前公司在全國的數據中心綠電使用比例已達到34%。”
 
用電側,以能耗監測系統實現綠色智能運營。步入數據中心監測平臺,顯示大屏上,多條數據曲線實時變動。“節能增效依靠的是精細化運營。”楊韜介紹,通過動態監測服務器負荷變化、室內外溫濕度、暖通設備運行頻率等關鍵指標,有效指導決策,優化設備調用,實現精確制冷。>>詳情
 
如何創建綠色數據中心?
 
創新節能技術是主要任務之一。鼓勵使用高效環保制冷技術降低能耗,支持數據中心采用新型機房精密空調、液冷、機柜式模塊化、余熱綜合利用等方式建設數據中心。推廣制冷系統節能技術,優化氣流組織,逐步通過智能化手段提高與IT設備運行狀態的動態適配性。
 
《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 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強調對“綠色能源”的使用。鼓勵使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通過自建拉專線或雙邊交易,提升數據中心綠色電能使用水平,促進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支持模塊化氫電池和太陽能板房等在小型或邊緣數據中心的規模化推廣應用。結合儲能、氫能等新技術,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數據中心能源供應中的比重。支持具備條件的數據中心開展新能源電力專線供電。>>詳情
 
2021年5月24日拍攝的貴州省貴安新區華為云數據中心項目現場(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歐東衢 攝
 
新型數據中心建設需盡快制定規則
 
為助力實現低碳目標,如今許多數據中心正在積極探索實踐節能減排之路。相較于需要大量電力以維持服務器、儲存設備、備份裝置等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傳統數據中心,新型數據中心具有綠色低碳的發展特點,前景廣闊。
 
在重慶市,中國移動(重慶)數據中心運用各類監控系統,對數據中心供電、供冷設備的運行狀態及流量實時監測。在拉薩市,寧算科技集團一體化產業項目數據中心(一期)回收使用發熱量為住宅供熱,并研究利用余熱改善高原農作物和水產養殖生長環境。在張北,阿里云冬奧數據中心借助太陽能、風冷等綠色能源,結合AI調溫等技術,實現100%無機械制冷,成功擔負了北京冬奧會云數據處理工作。
 
國家環境規劃與政策模擬重點實驗室主任蔣洪強認為,在數據中心得到越來越多關注的背景下,應該“趁熱打鐵”,制定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三線一單”,包括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目前跨平臺數據流通、海量數據傳輸等還存在技術難點,數據安全傳輸、防篡改、數據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制度規范和技術仍需優化。>>詳情

 
關鍵詞: 數據中心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