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我國首個氫能產業中長期規劃出臺 萬億產業“入春望夏”

發布日期:2022-03-25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中國風光儲網--新聞中心

核心提示:我國首個氫能產業中長期規劃出臺 萬億產業“入春望夏”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3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全方位解讀《規劃》。《規劃》首次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確定可再生能源制氫是主要發展方向。
 
 
氫能三大戰略定位明確
 
《規劃》明確了氫能的三大戰略定位: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翔在發布會上表示,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對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氫能與電能類似,長遠看,將成為未來清潔能源體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王翔說,一方面通過“風光氫儲”一體化融合發展,為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消納提供解決方案;另一方面,隨著燃料電池等氫能利用技術開發成熟,氫能—熱能—電能將實現靈活轉化、耦合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部長、能源政策研究所負責人景春梅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規劃》有五大亮點:一是明確了氫的能源屬性,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組成部分;二是突出綠氫發展方向,鼓勵支持可再生能源制氫;三是強調創新引領,自立自強,系統構建支撐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體系;四是強調安全為先,強化氫能全產業鏈重大風險的預防和管控;五是鼓勵多元示范,但也要穩慎應用,逐步拓展在交通、儲能、工業等領域應用,避免一些地方盲目布局、一擁而上。
 
發展目標明晰

萬億產業“入春望夏”
 
根據《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25年,清潔能源制氫及氫能儲運技術取得較大進展,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初步建立以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萬-20萬噸/年,成為新增氫能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00萬-200萬噸/年。
 
北京氫璞創能公司董事長歐陽洵對記者表示,《規劃》明確氫能上升到國家能源戰略地位,并提出到2025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的預期目標。“我預計這會促進燃料電池車輛超預期發展,可能會達到10萬輛。”他說。
 
中關村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產業聯盟秘書長盧琛鈺對記者表示,《規劃》明確了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未來場景,交通應用是突破口,儲能、發電、工業也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
 
據中國氫能聯盟預計,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到2050年,氫氣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7億噸,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超過10%,產業鏈年產值達到12萬億元,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規劃》還提出,發揮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作用,支持氫能相關產業發展。”王翔說,將加強金融支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性原則支持氫能產業發展,運用科技化手段為優質企業提供精準化、差異化金融服務;鼓勵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按照市場化原則支持氫能創新型企業,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持符合條件的氫能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等注冊上市融資。
 
可再生能源制氫將成“主力軍”
 
確定“可再生能源制氫”主要發展方向成為《規劃》的另一大亮點。
 
按照《規劃》目標,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氫廣泛應用;到2035年,形成氫能產業體系,構建涵蓋交通、儲能、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氫能應用生態。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明顯提升,對能源綠色轉型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氫氣產量超3000萬噸/年,主要是化石能源制氫、工業副產氫等,用于生產化工產品。化石能源制氫碳排放量很高,平均制取1公斤氫氣會排放10-30公斤二氧化碳。
 
“目前,雖然我國現有氫氣供應體系以化石能源制氫為主,但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全球第一,在清潔低碳的氫能供給上具有巨大潛力,這也是《規劃》明確鼓勵支持的方向。”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長劉亞芳說,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鼓勵在風光水電資源豐富地區,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相信未來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會不斷提升。
 
“《規劃》明確提出要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氫的效率和單臺設備規模,這對國內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發展將產生重大的利好,也會促使更多的企業在電解水制氫方面進行更大的投入和研發。同時,一些新型的電解水制氫技術,也將迎來發展的良機。”聯美控股總工程師、聯美環境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武海濱向記者分析說。

 
關鍵詞: 氫能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