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東數西算”將如何開啟算力網絡新篇章?通信世界聚焦這一話題,廣邀業界專家發表觀點看法,我們一起透視“東數西算”。
portant;" />
“東數西算”最近掀起了一番熱潮。運營商、IDC企業、云廠商無一不被這股熱浪感染,紛紛積極布局,新一輪競爭已悄然開啟。
在這場浩浩蕩蕩的“東數西算”工程中,云廠商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從目前云計算企業數據中心的布局看,頭部企業在東部地區均已完成落子布局建設,逐步向西挺進。作為國內最早進入云計算領域的云服務商,阿里云早在2016年就開始打造張北數據中心,目前在京津冀、內蒙古、成渝等“東數西算”樞紐節點均有布局。

阿里云張北數據中心
“東數”為何要“西算”?我國數據中心目前的差距和面臨的問題是什么?“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后,阿里云下一步如何布局?阿里云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研究員曲海峰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采訪時,一一給出了回答。
數據中心呈現三大特點
亟需資源整合
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龐大的數據業務需求,數據中心也隨著業務需求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曲海峰認為當前的數據中心布局有三大特點。
一是云計算化趨勢明顯。區別于傳統數據中心,新型數據中心主要為了云計算而服務,規模、成本、效率、管理運行都是云計算化。曲海峰表示,云計算推動數據中心規模擴大,數據中心持續走向規模化、集約化,大型或超大型數據中心成為主流選擇;提升數據中心運營效率,整體運維、監控環境更加自動化、智能化。
二是邊緣計算載體下沉到社區、工廠等邊緣側。未來數據中心建設也將分成邊緣型和集中型,“大的更大,小的更??;近的更近,遠的更遠”。
三是數據中心逐步集中于能源和網絡資源的優勢區域。據統計,數據中心年用電量已占全社會用電的2%左右,且仍在快速增長,同時政策對新一代數據中心用能要求增高,數據中心趨向于向能源優勢區域集中。另外,我國通信網絡主要圍繞人口聚集程度進行建設,網絡節點普遍集中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數據中心對網絡依賴性強,隨之集中于網絡資源優勢區域部署。
對于當前數據中心的發展特點,“東數西算”或將為之帶來質的飛躍。
所謂“東數西算”,是將東部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投放到西部地區,對數據進行存儲、傳輸、計算等運作,有利于帶動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和數據產業的集約化發展。
“這次五部門聯合發布,對數據中心的戰略布局有了更清晰的定義和規劃思路,不像以前那樣要么從行業,要么從地區的單一維度,而是從國家層面進行體系化規劃,在全國層面,將產業協同和資源協作進行了有效整合,同時也涉及到未來大規模、可持續發展。”曲海峰感慨道。
的確,“東數西算”工程的全面啟動充分代表了國家政策的導引方向,一方面,數據處理的需求在爆發式增長,算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加快推動算力建設,將加速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另一方面,算力的發展不是盲目建設數據中心,需要有秩序、高效、低碳。
“東數”被逼“西算”?
低碳才是關鍵
客觀而言,我國東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集聚了大量的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企業,數據的集中存儲、分析需要在數據中心進行,數據中心作為能耗大戶,在一線城市有著嚴苛的限制標準,在東部大規模發展數據中心難以為繼。而我國西部地區資源充裕,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豐富,具備發展數據中心、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潛力。
看起來,“東數”似乎是被逼“西算”,但放眼我國提出的“雙碳”目標,“東數西算”工程的全面啟動對落實“雙碳”目標、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有重要意義。
有專家表示,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推動數據中心合理布局、優化供需、綠色集約和互聯互通,有利于提升國家整體算力水平,實現算力的規?;图s化;有利于促進綠色發展,就近消納西部綠色能源,持續優化數據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在曲海峰看來,企業在“東數西算”工程中承擔著重要責任。“在國家規劃的算力樞紐節點和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邊界中,阿里云早已積極布局,響應國家政策,建設低碳綠色的數據中心。”他介紹,“位于‘東數西算’工程中的京津冀樞紐的阿里云張北數據中心2016年9月投產,是國內企業首個采用三點式布局的數據中心集群,大力采用風電、光伏等綠色能源,部署國內云計算數據中心規模最大的浸沒式液冷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冬奧會中,也是阿里云張北數據中心對整個“冬奧上云”提供底層數據支持。2018年,張北數據中心加入張家口“四方協作機制”風電交易,2020年入選工信部評選的“2020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2021年被生態環境部評為2021年綠色低碳典型案例。
除此之外,曲海峰透露,阿里云在“東數西算”京津冀、內蒙古等樞紐節點均有數據中心,在全球25個地域部署了上百個云數據中心,其中規劃建設了5座超級數據中心,分別位于張北、河源、杭州、南通和烏蘭察布,阿里巴巴已建成全國最大的數據中心集群。
2021年12月,阿里巴巴正式公布碳中和行動報告,提出:不晚于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實現上下游價值鏈碳排放強度減半,率先實現云計算的碳中和,成為綠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