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出口新能源汽車(含低速電動車)54萬輛,其中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分別是比利時、孟加拉國、英國、印度、泰國、德國、法國、斯洛文尼亞、澳大利亞和菲律賓。

據了解,上述十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達到42.4萬輛,占新能源汽車出口總量的77.8%,為拉動新能源汽車出口做出巨大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統計口徑加入了“低速電動車”選項,因此,孟加拉國、印度等以低速電動車暢銷的國家成為中國市場的重點出口地區。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刨去低速電動車銷量后,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達31萬輛,同比增長3倍。其中歐洲市場成為一大增量市場,主要集中在比利時、英國、德國、法國及挪威等發達國家,彰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優勢。
近年來,中國品牌車企紛紛在海外地區布局建廠,為出口持續增長奠定基礎。2021年6月,長城汽車投產泰國羅勇工廠,實現本土化生產,深耕泰國乃至東盟市場;比亞迪目前在海外擁有6個生產基地,分布在美國、加拿大、巴西、日本、匈牙利及印度,同時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超30個工業園,生產范圍覆蓋純電動巴士、純電動卡車、動力電池包組裝、太陽能組件及汽車模具等。
此外,出口量的增長,離不開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步。現階段,我國動力電池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持續提升,電池安全問題得到基本解決;驅動電機技術基本與國外水平同步,大部分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電機控制方面也基本掌握了一些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
與此同時,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在產品層面也取得了全面進步,不論是外觀、內飾、續航里程,還是整車性能、質量、能耗,乃至智能化配置,都在國際競爭中具備了一定優勢,得到了海外客戶的認可。
縱觀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2021年進入快速擴張時間,也為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出口提供了機遇。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歐洲多國政府正在逐步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歐洲取得巨大增量的原因之一。
分車企來看,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最多的車企為特斯拉,其位于上海的超級工廠全年貢獻超過16萬輛的海外市場交付,遠銷歐洲、亞洲等10多個國家地區,出口數量占據總出口量的55%。僅Model 3(參數丨圖片)一款車型,在2021年的出口數量就已突破13萬輛。
特斯拉之后,上汽集團2021年商乘并舉,出口新能源汽車5.4萬輛,成為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排頭兵。其后,比亞迪、江汽集團、吉利控股等中國品牌2021年新能源汽車出口均實現了高速增長。
此外,上述成績的取得,不再單純依靠“以價換市”,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出口價格在2021年有了顯著提升,其中歐洲市場售價達到單車3萬美元。根據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純電動乘用車出口金額達到近55億美元,同比大增515%。出口金額增長遠大于出口數量的增長,進一步凸顯了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力。
隨著出口量的日益增長,中國品牌車企開始面臨著在海外與全球知名車企的正面較量,依托于自身產品力、品牌建設、技術研發、海外布局等,相信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上,中國品牌車企將會持續向上,繼續保持良好的出口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