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和預測機構表示,綠氫可以在能源密集型產業脫碳、幫助各國減少碳排放、向凈零排放目標邁進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已宣布的綠氫項目數量2021年激增,與2020年宣布項目數量相比增加了一倍。然而,綠氫在大規模替代灰氫或藍氫的道路上仍面臨阻礙。
氫氣股“降溫”
投資者似乎已意識到,綠氫的光明未來仍依賴于大幅降低成本,并成為一種有競爭力的能源。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的數據,電解槽制氫企業的股價在2020年強勁上漲后,2021年又出現了回落。
《華爾街日報》分析人士羅謝爾表示,市場似乎已意識到,要成為對傳統燃料和存儲解決方案有競爭力的大規模替代品,綠氫燃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這仍然取決于政府在部署、需求創造和成本削減方面的激勵措施。
綠氫項目正蓄勢待發
雖然低成本氫燃料制造商2021年的股價表現開始反映出華爾街重新調整的觀點,即綠氫燃料可能需要長達10年的時間才能有成本競爭力,但綠氫燃料項目正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發展。
根據國際氫能委員會2021年11月的報告,2021年宣布的氫項目超過520個,與2020年相比增加了100%。在這些項目中,有221個是大規模工業用途項目,133個是運輸部門項目,74個是綜合氫經濟項目,51個是基礎設施項目,43個是千兆規模的生產項目。
根據國際氫能委員會的說法,氫燃料對于實現凈零排放目標至關重要,因為到2050年其可以減少800億噸碳排放,對脫碳能源系統至關重要。
需要更多投資和政策支持
未來十年,規模將是關鍵,投資也將是關鍵,因為在凈零排放情況下仍需要5000億美元的額外投資。國際氫能委員會表示,更密切的公私合作對增加投資至關重要,因為到2030年需要將投資增加4倍,才能使世界走上凈零排放軌道。
康明斯公司首席執行官湯姆在評論該報告時表示,“氫投資勢頭明顯,但要實現大規模轉變,需要通過強有力的伙伴關系和政策支持,調動一切公共和私人資源”。國際能源署(IEA)在去年10月發布的《2021年全球氫能評估報告》中表示,綠氫需要更多承諾和投資才能實現成本降低,并在各個行業應用。
國際能源署表示,各國政府需要更快、更果斷地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綠氫發揮潛力,幫助全球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同時支持能源安全。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表示,“我們之前在氫燃料方面有過失敗的開始,所以不能想當然地認為一定能獲得成功。但這一次,我們在使氫更清潔、更便宜、可用于不同經濟部門方面,已取得了令人振奮的進展”。
國際能源署表示,政府和私人對氫能的投資仍遠低于使能源行業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目標所需的資金。各國已承諾提供至少370億美元的投資,私營部門已宣布投資3000億美元。然而,國際能源署指出,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目標需1.2萬億美元的投資。
何時具有成本競爭力?
國際能源署稱,綠氫燃料將在未來十年變得具有成本競爭力。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氫氣研究團隊分析師布里奇特·范多斯滕去年12月表示,到2030年,綠氫在一些主要市場將具有成本競爭力,其中巴西和智利是領先者。目前,綠氫在全球能源市場上份額很小,與化石燃料相比,在很大程度上仍缺乏成本競爭力。
伍德麥肯茲表示,由于一系列因素,包括規模經濟、市場新進入者、更高的自動化和模塊化程度,預計2025年電解槽資本支出將顯著下降。當綠氫在主要市場上變得具有成本競爭力時,氫能的真正游戲規則的改變時刻也即將到來。
根據惠譽的數據,到2023年,全球氫工業規模預計達到1830億美元。法國投資銀行Natixis估計,到2030年,氫氣投資總額將超過3000億美元。
范多斯滕指出,“凈零排放目標背后的動力意味著投資者將押注于氫能的長期潛力”。
綠氫有機會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替代燃料,但在此之前,它必須克服幾個障礙,包括高昂的投入成本和對政府政策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