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IPO成功與否,華盛鋰電都面臨著風險

發布日期:2022-02-23  來源:摩根頻道  作者:中國風光儲網--新聞中心

核心提示:IPO成功與否,華盛鋰電都面臨著風險
  前不久,由華泰聯合證券保薦、比亞迪直接持有公司占股1.98%的華盛鋰電,進入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IPO審核排隊。如果一切順利,華盛鋰電將會成為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領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成立于1997年的華盛鋰電,是電子化學品市場中,碳酸亞乙烯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的主要供應商。在本次IPO中,華盛鋰電計劃募集的7億元資金,大部分都將用于這兩項主要產品的產能擴充,徹底夯實頭部企業的地位。
 
只是在風云跌宕的科創板中,這樣的資歷算不上頂級的存在。尤其是,動力電池技術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技術迭代和產品升級隨時隨地都在發生,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作為上游產業,所面臨的更迭壓力會更大。
 
不僅投資者們或許會更愿意相信,那些更年輕、對科技走向也更敏感的企業。通過華盛鋰電的招股書和相關信息,也不難發現,其自身在產業結構和經營策略方面,都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缺失。
 
如果任由這些缺失長期存在,對于華盛鋰電而言,即便此次IPO成功,上市后的道路或許也會比想象中更加難走。
 
電池技術路線存疑,華盛鋰電難逃“獨腿行走”風險?
 
華盛鋰電所主要生產的化學添加劑,是鋰電池電解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不僅能夠有效增加鋰動力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同時在能夠增強電池在放電過程中的穩定性。除了廣泛用于新能源汽車為首的各類電動工具產品,對移動基站電源、光伏電站、UPS電源等大型蓄電池,也有著較強的泛用性。
 
只是從產品角度出發,其最大的缺陷,就是僅限于鋰離子電池。
 
盡管在目前的動力電池市場中,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影響,以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為主的鋰動力電池,其市場需求正在迅速擴張,甚至一度出現了“電池荒”的情形。但是對各大動力電池生產廠商而言,電池技術路線始終都存在疑惑,鋰電池可能無法成為動力電池的最終答案。
 
全球排名前十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中,中國企業雖然占據了一半的名額,但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國軒高科、遠景AESC這五家企業,在電池技術路線和材料選擇上,始終都存在著大量的爭議和分歧。
 
這也意味著,一旦技術層面取得突破,類似于鈉離子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等當前電池技術的分支選項,很可能就會在短時間內成長起來,并顛覆目前的動力電池市場。
 
就好比此前三元鋰電池逐漸占領市場時,比亞迪基于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研發的刀片電池推出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扭轉了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占比。甚至隨著各個廠商對磷酸鐵鋰電池的重視,等到后續技術完善,特斯拉也開始放棄對三元鋰電池的偏執。
 
一旦下游電池產業發生顛覆性的格局轉變,電解液添加劑的上游市場,勢必會迎來一場狂風暴雨。
 
在華盛鋰電的招股書中明確指出,在2020年,碳酸亞乙烯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所占的營收比重高達86.34%。而其它的產品中,占比最高的雙草酸硼酸鋰,僅有9.75%。
 
即便是鋰電池的行業地位將長久維持下去,對一家即將上市的企業而言,當前的產品結構也過于偏向單一。如果市場風向發生轉變,華盛鋰電的風險承受能力或許會令人擔憂。
 
以這樣“獨腿行走”的姿態走進戰火紛飛的科創板,又保持著對下游行業極高的依賴度,很難想象投資者會如何看待華盛鋰電的發展前景。
 
尤其是,從經營層面來看,華盛鋰電的不足之處也較為明顯。
 
市場競爭加劇,獨立運營難敵產業集團
 
平心而論,華盛鋰電多年來的經營狀況,很值得資本市場給予充足的信心。
 
自2018年以來,華盛鋰電保持穩固提升的態勢,正在沖擊5億元營收。而且,根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統計數據,近三年來,國內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排名中,華盛鋰電長期保持20%以上的份額,位列行業第一。
 
只是對比2019年和2020年的營收數據,從約4.2341億元提升至4.4467億元后,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從7039.06萬元降至6597.78萬元。
 
盡管在進入2021年動力電池出現“電池荒”現象后,華盛鋰電的營收和利潤都有著大幅增長,但綜合多年來的數據,其凈利潤的年復合增速僅為4.4%,遠低于產品銷售量的增速。如此,大概可以判斷,華盛鋰電或許正處于增產不增收的困境之中。
 
此外,根據中國能源報、經濟參考報等媒體報道,華盛鋰電在安全生產管理、環保等問題上,都曾因抽查不合格遭受過監管部門的預警和處罰。
 
最近一次發生在2021年7月份,因固廢庫發生自燃,收到了張家港市人民政府的預警通知。而僅僅一個月前,華盛鋰電的科創板IPO才剛剛被上交所受理。
 
同時,其核心產品碳酸亞乙烯酯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合成工藝技術,其專利權來自于國泰華榮。除了距離合同約定的法定屆滿日2025年已經逐漸臨近,隨著市場競爭的越發激烈,對上游資源的爭奪日益加劇,也存在著提前終止授權的風險性。
 
畢竟在2022年,搭載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即將進入井噴量產的階段,對高性能動力電池的需求也在迅速攀升。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領域受到下游行業的影響也會不斷加劇,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競爭,也很可能陷入白熱化。
 
再加上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布局自主研發動力電池,正在逼迫鋰電池的生產廠商改變經營策略,或許也會加入對上游資源的爭奪。為了應對競爭激化可能引發的大規模行業重組,大部分同類企業都在尋求依附于產業集團的機會。
 
行業排名前5的頭部企業中,浙江天碩是天賜材料集團的子公司、瀚康化工背靠新宙邦、榮成青木被亙元生物全資收購、蘇州華一由奧克化學參股35%。只有華盛鋰電在2015年被長園集團收購后,又在2019年被折價出售后,一直保持獨立經營的狀態。
 
根據天眼查提供的信息,華盛鋰電的股東,正是由沈錦良及其家族成員、合作伙伴等共同組成。
 
 
在整個行業都在加速提升產能應對競爭沖擊的大環境下,華盛鋰電選擇加緊沖刺IPO,或許也是仔細考慮過市場風險和自身承受能力后,為數不多的選擇了。
 
無論如何,還是希望華盛鋰電能夠順利上市,早日擺脫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吧。
 

 
關鍵詞: 華盛鋰電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