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華通”)于1月27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國泰君安國際和智富擔任聯席保薦人。掃描文末二維碼可下載招股說明書。
億華通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研發、提高燃料電池電堆的產能、潛在的投資與收購、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來源:北京億華通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
事實上,早在2016年,億華通就已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并在掛牌期間累計股權融資7.9億元。2020年8月,億華通登陸科創板并在上市期間累計融資15.5億元,代碼688669,成為國內“氫燃料電池第一股”。截至1月27日收盤,億華通報于每股215.0元,較每股76.6元的發行價上漲180.67%,A股市值約為153.4億元。
產品及市場情況:自2016年推出首款商業化產品起,億華通已累計向超過20家中國商用車制造商銷售超過2000套燃料電池系統。截至2021年12月31日,億華通的燃料電池系統已經為中國超過1800輛在路上行駛的燃料電池汽車提供動力,單臺車輛平均行駛里程接近4萬公里,累積安全運行距離超過7400萬公里,累積安全運行時間超過160萬小時。
目前,億華通與國內商用車企業北汽福田、宇通客車、吉利商用車等已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并與豐田、北汽福田合作開發使用其燃料電池系統的客車,這類客車被指定為北京 2022年冬奧會的賽事交通服務用車。
技術研發情況:在研發上億華通主要采取縱向一體化研發路徑,即循序漸進完成了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總成、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電堆以及主要電堆部件雙極板的自主開發與制造,并計劃通過主要聯營公司上海億氫開發并制造另一主要燃料電池電堆部件膜電極。
在研發投入方面,億華通于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公司分別產生研發開支8390.2萬元、7467.1萬元、4825.4萬元及5888.8萬元,占各期間總收入的15.2%、13.0%、37.4%及15.8%。
截至2021年9月30日,億華通擁有超400項專利,包括超150項發明專利、超160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超15項外觀設計專利。此外,億華通另有超過460項專利的申請獲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
此外,億華通亦參與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車商業化發展計劃,歷經了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從技術研發為主向示范運營和產業化推進的重要轉變。截至2021年9月30日,億華通在中國主持或參與起草37項燃料電池技術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財務情況:2019年和2020年,億華通的營收分別為5.54億元和5.72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則從2020年同期的1.29億元增加189.15%至3.73億元。其中,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源于燃料電池系統——2021年前三季度,億華通售出250套燃料電池系統,合共30,390kW,而2020年同期則售出82套燃料電池系統,合共5,460kW。
利潤及毛利方面,2019年,億華通的凈利潤約為4590萬元,2020年則凈虧損約976萬元。2021年前三季度,億華通的凈虧損約為9280萬元,較2020年同期約5928萬元的凈虧損有所增加。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億華通的毛利率分別為44.5%、43.2%和30.8%。

來源:北京億華通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
此外,在風險因素方面,報告中提出,公司依賴于集中的主要客戶,并無訂立長期銷售協議。倘若失去任何該等客戶或日后失去該等客戶的任何采購訂單,將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現金流量造成不利影響。 于往績記錄期間,公司大部分收入來自數量有限的客戶。公司于2019年及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自前五大客戶產生的收入分別占公司總收入的91.9%、77.7%及92.2%。
市場競爭格局:

來源:北京億華通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
競爭格局。近年來,中國燃料電池系統市場的公司數量有所增加,截至2020年底,中國燃料電池系 統生產商數量超百家,然而市場競爭卻較為集中,2020年前五大燃料電池系統供應商以燃料 電池系統總銷售功率輸出計的總市場份額達93.2%。同時,作為中國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及商 業化的先行者,本集團于2020年共銷售35.0MW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系統總銷售功率輸 出位列第一,于中國燃料電池系統市場的市場份額達34.8%。

來源:北京億華通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