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贏合科技(300457)公告稱,已與國能電池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達成長期戰略合作關系,以實現雙贏。
協議約定,雙方將從資本和業務兩個層面展開合作。在資本層面,雙方將通過共同投建公司、成立產業基金等方式,進行鋰電池產業鏈布局。
在業務層面,雙方承諾將充分發揮戰略合作伙伴優先原則,具體表現為:
國能電池2017年擬在鄭州、襄陽、新余等地新建、擴建的共計約4.5GWH鋰離子電池項目,將優先采購贏合科技提供的設備產品和服務。預計合作后的第一期設備采購額將達10億元。
贏合科技則將為國能電池的鋰離子電池生產線、鋰離子電池智能工廠等項目優先提供配套服務和最優惠條件。

資料顯示,贏合科技主要從事新能源智能化裝備相關業務,具備鋰電生產線整線交付能力。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國內市場對動力電安全及品質要求更高的背景下,分段/整線設備交付,可滿足電池廠商縮短產能建設周期、降低建設成本、提升設備生產的效率和良率的迫切需求,同時也有利于后續的設備升級,或將成為鋰電池發展的主流趨勢。
國能電池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相關業務,在動力電池方面,已與福田汽車、安凱客車、南京金龍等客車企業進行配套。
此次戰略協作的達成,或將對雙方的全產業鏈布局產生積極影響,通過協同各自在產業內的專業優勢和資源,將進一步增強雙方對市場風險的應對能力。
在落實合作的速度上贏合科技確實獨領風騷。在宣布戰略合作的同日,贏合科技發布了重大合同公告,宣稱其戰略合作協議下的首筆生產設備采購合同已于日前簽署。
采購合同顯示,國能電池旗下子公司河南國能將向贏合科技采購生產設備及配套系統,涉及金額約2.85億元。
包括該項目在內,贏合科技透露,在連續十二個月內,與國能電池簽訂的合同累計金額已達4.28億元,占贏合科技2016年主營業務收入60.30%,預計合同的履行將對其2017年度經營業績產生正面影響。
在近日的投資關系活動記錄中,贏合科技高層亦公開對外表示,2017年贏合科技的鋰電業務將持續保持快速增長。2017年一季度企業實現營收2.4億元,同比增長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達3751萬元,同比增長74%。隨著補貼政策和車補目錄的陸續公示,預計贏合科技下半年的訂單情況將更加亮眼。
以下為調研實錄:
1、企業的交貨周期及應收賬款情況
答:從合同簽訂開始,單機交貨周期約2個月,整線設備約4-6個月,調試1-2月。
截至3月31日,企業應收賬款金額為6.25億,較期初余額增長61%,主要原因為企業收入規模增長較快,及受設備行業銷售模式及結算方式的影響,目前企業應收賬款均處于合理區間,企業也已按要求提取相應準備金。
2、企業本次創業板非公開發行新股進展情況
答:公司于2017年4月26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通知書》(170689號);于2017年5月25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170689號)。
收到反饋意見后,公司會同相關中介機構對反饋意見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并按要求對有關問題進行了說明和答復,具體反饋意見回復詳見2017年6月9日公司刊登在中國證監會指定的創業板信息披露網站巨潮資訊《深圳市贏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新股核準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復》。公司將根據中國證監會對該事項的審批進度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3、收購雅康精密對公司的影響
答:隨著雅康精密的收購完成,企業與雅康精密進行了資源整合,實現技術、市場、采購、營銷、品質等業務的全面協同,提升了設備的先進性與穩定性,落實了產品為王的理念。同時,推動了動力電池生產線設備的升級,向國內最強鋰離子電池自動化生產設備品牌和服務方案解決商的目標再次邁進。
根據承諾,雅康精密2016年度經審計凈利潤不低于39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準。根據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東莞市雅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審計報告》,經審計,雅康精密2016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4060.41萬元,已實現其2016年業績承諾,雅康精密將持續履行相關承諾。
4、企業未來發展戰略
答:企業管理層整體年輕,對企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與激情,同時在自動化設備行業擁有豐富經驗。身處工業自動化這樣一個國內市場前景廣闊的行業,贏合科技未來發展戰略為:
以中國產業升級為契機,依托國家智能制造2025政策,在工業4.0方面繼續提升,打造數字化、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實現智能制造數字工廠,成為國內工業自動化智能裝備的領軍企業,成為“精密制造+智能控制+解決方案”的行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