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關鍵核心材料,催化劑直接影響著燃料電池的性能表現。此前我國燃料電池催化劑嚴重依賴進口,隨著國內政策傾向構建自主化的產業體系,國產催化劑應用提上日程,以南京東焱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東焱氫能源”)為代表的催化劑企業取得了重大突破。
東焱氫能源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催化劑產品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制成的催化劑漿料能夠適應噴涂、涂布、轉印等不同工藝,實現膜電極性能指標0.65V @1.8A/cm? 。目前產品已經給一些上海、廣東地區的膜電極廠家試用,市場反饋良好,在進一步洽談合作。

從技術優勢來看,東焱氫能源催化劑納米顆粒粒徑分布均勻;電化學活性遠優于傳統Pt/C和商用合金催化劑;使用高溫退火技術,催化劑壽命高于商用合金催化劑60%左右;通過改良載體和金屬比例,擁有良好親水性,有利于制備膜電極;在不加濕、PGM擔載量低的條件下同樣有很高的功率密度,真正實現高活性和降成本的目標。
從產業布局來看,東焱氫能源位于南京湯山4.5萬平米氫能產業園年底封頂,預計2022年6月催化劑量產線建成,一期量產規模日產500克-1000克。與此同時,公司積極與廣東、上海兩地的氫能產業鏈企業展開合作,也在與武漢和重慶地區的氫能產業園區對接,積極推進當地氫能產業體系的構建。
從未來趨勢來看,我國燃料電池行業要長久良性發展,必然會提高核心材料國產率。雖然目前進口催化劑占據主流市場份額,但未來國產催化劑的使用比例一定會逐步提升,最終應該可以替代進口催化劑,這也是燃料電池降成本的一個必然趨勢。
“國產催化劑要想下游客戶信任,唯一的方法是提供樣品讓下游廠家反復驗證測試,用數據說話,對標國外催化劑,在各項指標不輸與國外產品的情況下,市場自然會做出選擇。”上述負責人說,東焱氫能源的技術力量依托于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將加大研發投入,為推進國產催化劑應用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