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水儀式舉行兩年后,全球首艘液化氫運輸船“Suiso Frontier”號終于將開啟處女航。

船舶經紀商Gibson在其最新的油輪市場周報告中稱,“未來故事的一部分已經開始形成。Suiso Frontier,一艘專門建造的液氫運載工具(LHC)即將開始在澳大利亞裝載氫氣的首次航行。船舶能夠將貨物重新液化回貨艙。盡管該船的設計并未在其發動機中使用氫氣蒸發,但預計后續船只將能夠將其貨物用作燃料庫。因此,看來在中期內,油輪推進部門可能會有一些有趣的發展”。
據了解,“Suiso Frontier”號總長116米,型寬19米,型深10.6米,吃水4.5米,總噸位8000噸,航速13節,由川崎重工建造,搭載的儲氫罐可存儲1250立方米液化氫。該儲罐采用真空絕緣雙殼結構,借鑒了陸上液化氫儲罐和液化天然氣儲罐等技術經驗,實現了高強度和高隔熱性能。
這是世界上第一艘液化氫運輸船,將利用澳大利亞礦場的褐煤資源制氫,再將氫氣液化并輸送到日本。這艘船的首航將標志著無二氧化碳氫能源供應鏈技術研究協會(HySTRA)重點示范項目的成功。
HySTRA由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巖谷產業株式會社(Iwatani)、日本電力開發公司(J-POWER)和殼牌日本公司共同成立,其最終目標是研制開發“制氫、運輸、儲存和用氫”所需技術,最終打通氫能產業鏈瓶頸。
據了解,日本正在與澳大利亞合作,試驗建設世界首條從澳大利亞到日本神戶約9000千米的液化氫海上運輸線。整個項目的關鍵在于液化氫運輸船和液化氫儲罐的建造質量。憑借LNG船設計和建造的經驗,川崎重工從2014年開始研發液化氫專用運輸船及液化氫儲存系統。2016年,該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共同成立了無二氧化碳氫能源供應鏈技術研究協會,協同攻關制氫、運輸、儲存和用氫技術,突破了相關技術“瓶頸”。“Suiso Frontier”號設計建造過程中,川崎重工采用了真空穹頂、雙層不銹鋼絕熱殼體、絕熱支撐結構等設計,并在柴電推進系統、通風管道、甲板機械監控、艙室設備控制等方面針對液化氫運輸特性進行了優化設計。
澳大利亞和日本之間的氫能供應鏈項目過程:

如圖所示,以“Suiso Frontier”號為運輸載體的HySTRA示范項目將在澳大利亞拉特羅布谷示范褐煤氣化和氫精煉,之后在黑斯廷斯進行氫液化和液化氫儲存,“Suiso Frontier”輪負責從澳大利亞到日本的液化氫海上運輸,最終在日本卸載液化氫。

HySTRA利用現有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建造技術和液化氫陸上運輸和儲存技術,開發了一種具有低溫和累積壓力的新型貨物安全系統——將褐煤生成的氫氣冷卻至-253℃制成液氫,然后將體積壓縮到1/800,專門用于在海上運輸液化氫。“Suiso Frontier”輪抵達日本港口后,裝載臂系統將氫氣卸載到陸上液化氫儲罐中,同時保持-253℃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