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20全球海底光纜系統年復合增5.75%
日前,國外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tudyReport.com公布全球海底光纜市場研究報告(2016-2020)稱,2016-2020年,全球海底光纜市場年復合增率將達到5.75%。
報告中認為,帶寬需求不斷增加、原有海底網絡系統升級以及區域網絡安全是促進全球海底光纜系統穩定增長的主要原因。同時,海底光纜項目的高成本融資和維護難度也是制約這一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
根據報告統計,2015年,全球97%以上的數據流量是通過海底光纜系統進行傳輸的。世界海底光纜系統長度不一,最長超過35000公里,大多數海底光纜容量在10-40Gbps。自2010年起,海底光纜系統建設多采用100G技術,互聯網進入高速光纖時代。同時,截止目前,世界上依然有3%左右的數據流量通過衛星等系統傳輸。
從區域來看,美洲地區、大洋洲地區、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EMEA)、印度洋東亞地區、泛大西洋地區和泛太平洋地區是海底光纜系統的“集中營”。
從企業來看,阿爾卡特朗訊海底網絡公司(現屬于諾基亞)、中國華為海洋、日本NEC、泰科電子子公司TE SubCom等是全球領先的海底光纜系統技術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