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最近有無發現,就是蔚來在新聞頻率上沒有那么高了,除了關于車主的一些問題,很少見蔚來有像ET7發布時那么震撼爆炸的新聞了,就在蔚來發布的近期銷量以及財報業務當中,能夠看到,新勢力前三強中,小鵬理想也快速呈追趕形勢,小鵬已經連續多月占據no.1的位置,理想ONE也在上個月銷量突破1.3萬臺,而蔚來,難道真的如網友所說:“要脫離隊伍”了嗎?
生態布局是保證車主使用的基礎
了解蔚來品牌的消費者都知道,蔚來相比于其他新勢力品牌,不僅僅局限于自身產品的研發,更重要的是對于車主服務方面的保障,也是蔚來自品牌成立以來,一直努力構建的元素之一,關于蔚來生態布局,實打實的“不走尋常路”。

作為新能源體系構建,補能設施一直是各大品牌致力于覆蓋的重點項目之一,特斯拉和小鵬一直積極建設自己的超充站覆蓋,甚至已經覆蓋到了318線路上,更多保證了電動車主在特殊需求下的用車體驗;不僅限于特斯拉和小鵬,包括極氪、極狐等新品牌,也在品牌暢想上對充電的布局和建設做出計劃,而蔚來在補能方面,則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思維邏輯。
蔚來不局限于充電站構建,也在打造關于補能方面的換電站,這也是很多消費者在選擇蔚來汽車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參考;在換電體系中,如若按照最理想的狀態思考,換電站不排隊且滿電的情況下,換電要比于充電速度快很多,并且體驗非常無感,這也是蔚來在補能方面的獨特思維。
除了換電站,由于蔚來打通換電模式,旗下的電池組模塊就務必保持統一,這樣才能保證換電的可持續性,而在電池模組統一化以后,老車主也可以實時跟隨蔚來的技術研發進行升級,原本同樣大小的模組只能搭載75kWh的電池,在技術突破以后,同樣模組可以做到100kWh,這樣蔚來的老車主也可以享受電池模組升級的服務,能夠保證一臺車有更多的“未來性”;只是難點就在于,固定電池模組形態,對未來電池技術上有更多的限制,但是為了蔚來的老車主,蔚來選擇堅持下去。
蔚來聯合創始人秦力洪說過:“如果做電動車,充換電等相關的事難道真的可以一點都不考慮嗎?難道長期用別人的就很安全嗎?”,其實從這段話里面,就能聽出充換電補能體系在蔚來品牌的重要性,也正是因為蔚來生態的獨特,讓中石化也看中了蔚來的前瞻性,選擇和蔚來合作,日后,蔚來暢想,在5000座加油站建設換電站。
虧損是消費者滿意路上的必然
為了快速擴大蔚來充電、換電的體系建設,在營銷和服務成本上的支出就是必然花費,就在上個月末,蔚來在黑龍江哈爾濱到漠河新增蔚來超充站的建設,網友評論都是:“這不僅僅是建設充電站,更是建設旅游線路”。網友的評價著實人間真實。

從蔚來品牌發布以后,在蔚來2018年以來的財報數據統計中可以看出,2018年初始研發和服務投入中,就虧損了96億元,接近百億,而在2019年,虧損答案都112.96億元,而在近兩年,蔚來的凈利潤依舊虧損,只是相對最初兩年來說,由于出貨量以及產品的交付量持續上漲,慢慢緩和了自己的虧損額度;蔚來持續虧損,為啥還要一條道走到黑?
除了充換電布局,蔚來也在研發上積極投入,保證產品自身的硬實力過硬,這也是面對越來越多競品車型時的底氣,包括明年交付的ET7車型上,采用的半固態電池,也都是蔚來積極研發投入的成果貢獻。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困惑很多企業,更是困惑很多消費者,每家企業都在虧損,這樣的持續對于未來的發展有起到決定性作用嗎?
答案是一定的,作為一個品牌一個企業,如果想讓消費者對自身有足夠的滿意度和相信感,前期的投資是必然趨勢,如果消費者看不到企業在對消費者服務的建設和態度,想必很多企業就會早早的被淘汰,畢竟對于產品和品牌來說,消費者決定著企業的存活時間,那么,對于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用車體驗,服務和研發是必不可缺。
消費者決定優勝劣汰
在任何行業中都存在優勝劣汰,而在這場新能源競賽當中,消費者就是最好的裁判,目前新勢力第一梯隊的局面已經形成已久,“蔚小理”也被大家所認可,但當下的形勢不代表未來的終極形態,一切都存在變數;就比如在近幾個月中,小鵬的銷量突飛猛進,“蔚小理”也被大家改成“小理蔚”。
關于新勢力的一線三個品牌,已經形成了相對來說比較穩固的局勢,當然,也僅限于目前;除了這三個品牌以外,還存在著哪吒、威馬、領跑等品牌在努力前進,爭取涌入第一陣列當中;而在今年一年當中,又有N多個品牌進入新能源大軍,其中不凡有我們熟知的品牌,包括小米、阿里巴巴、華為等,不管是整車制造還是供應商,都能看到大家在對新能源領域的重視;而對于未來,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局面是,優勝劣汰,良性競爭。而笑到最后的,希望是更多國產品牌,也希望更多加入的品牌可以像蔚來一樣,更努力的構建消費者生態和服務建設,這樣才能保證消費者在用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