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新機遇、新發展,7月9日,由中國充電樁網主辦的“2020第六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產業大會”(簡稱:金磚充電論壇)在上海大華虹橋假日酒店隆重開幕。來自政府、院校、協會、企業、采購商、金融、媒體等850位代表出席本次大會,大會以“洞見當下、預見未來、聚力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推動產業交流發展。
新基建引領發展新浪潮
深圳智鏈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振飛發表了《兩輪換電與充電發展趨勢及投資機會》的主題演講,以下是演講嘉賓未刪減實錄:
深圳智鏈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振飛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謝主辦方給我這個機會,也是很難得在充電整體的平臺上能夠分享一下兩輪電動車的市場情況或者一些看到的機會和機遇。
剛才有人分享過電動車整體背景,我這邊做了小的總結,兩輪電動車還是歸類為出行板塊,左邊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共享單車,右邊是滴滴這樣的網約車。嚴格意義上,在個人交通工具里面,兩輪電動車的保有量全世界應該是最大的,中國人口也是全世界最多。整個市場盤子還是蠻驚人的,去年兩輪電動車年銷量達到4000萬臺,整個市場從車到電池到充換電,包括一些后市場,加起來5000億的規模,雖然比不上汽車的規模幾萬億,但是這個市場還是一個藍海。之所以藍海,是因為這個市場無論從產業、供應鏈還是包括產品,還是包括它的銷售和服務,都挺落后的。
今天主要講的是充換電,車的部分我不講太多,但是大家要重視這個行業,一輛電動汽車平均電量在40-50度電,如果全部換成鋰電,3億除以40,大家換算一下,接近800萬輛電動汽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從2014年到現在為止,也就400萬左右,這個量真的非常大。
說到充電換電肯定先講講市場現狀。為什么會一直在提充電呢?不管兩輪、四輪總得充電,兩輪車的生態長什么樣子?基本上就是在社區里面,公共充電不太多,因為對于私家車永遠停車時間大于開車時間,回到家的時候,停車的同時充上電就完了,我這個公司從2017下旬進入兩輪車電動市場,之前我的公司叫充電網科技,最早一批做充電樁服務的,我們第一個客戶就是特斯拉。
做這個項目之后發現它跟汽車的充電沒有什么區別,但是它有一個特別大的好處,永遠不用擔心沒車位,兩輪電動車已經存在將近20年了,它的場地條件非常成熟。
為什么車不拿回家充電呢?從安全上來講,消防不允許,電池重量太大,不方便取出來。
這一頁是一些典型的問題和現狀,在2018年15號發了一個文件,要有規范,要有管理,甚至要有標準,這是一個大概的市場背景。
當然也必須要講講車,充電是給車服務,新國標電動自行車是一個什么產物?不太關注兩輪電動車的人不太知道細節。電動車看右邊的圖片有三款車型,在2019年4月15日新國標出臺之前不分類,出完以后分三類,時速25以內的叫非機動車,25到50的叫輕摩,50以上叫電摩,換句話說只要超過25公里時速就叫機動車。今天如果生活在禁摩和限摩的一二線城市的話,對不起,你購買和使用必須是新國標電動自行車,政府給了一定的緩沖期,但是都要上牌,這個市場因為這個標準的出臺,這個標準出臺之前一直用的99年的標準,幾乎歷經了20年才出了這個標準。
新標準對于整個行業的影響非常大,標準里面不僅規定了時速,還規定了重量,不能超過55公斤,意味著依舊達到45公里續航的情況下只能用鋰電,所以產業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也知道不管四輪還是兩輪,核心就是三電系統,當發生變化以后,你的通信、管理都要發生變化,產業鏈完全出現了一個新的產品賽道,本身兩輪車賽道是現成的,但是產品賽道出現新的機會。整個市場的容量,一輛車按照3000、4000去算的話,未來生活在一二線30%的存量電動車主大概有1億人全部都要升級換掉。這是一個挺大的市場空間。
充電安全剛才也做了一個簡單概述,這點總結比較細,各種場景,撕拉線纜占一部分,還有充電器,很多都是翻新的,幾乎電動車的用戶充電器經常壞,基本上一年換一個,這個行業在電器安全方面挺落后的,當然一些車主會去改裝,雖然之前有過一些充電樁設備,看看最右邊的設備,僅僅是一個計費功能,沒有安全的功能,沒有任何的安全機制和功能在里面。為什么我強調鉛酸電池呢?因為這個和鉛酸電池無關,鉛酸電池挺安全的,也不會著火。
除了安全以外,生態也非常原始,基本上都是物業跟第三方合作,這里面存在了大量管理上落后的現象,靠人或者是收硬幣,現在什么年代了還裝一把硬幣,包括系統的監控,信息的獲取都是問題,我里面還強調一點就是碎片化,碎片化是這個行業非常大的問題。我給大家一個概念,中國有12萬億個物業公司,你去地推要多久才能地推完?充電樁不能獨立存在,你不過就是車上面一個配件而已,要做出規模來核心的挑戰就是把物業搞定,但是太碎片化了。
換電最早的需求真的不來源于C端,C端真的沒有什么換電需求,充一次電跑兩三天,平均一天騎行里程數最多10-20公里,但是外賣小哥不一樣,一天跑100-200公里,我這個圖有點小。去年我們看美團騎手一個月跑了7695公里,很夸張。所以你就知道他對能源補給要求速度快,所以只能換電,C端用戶一個月充電的成本,因為我們自己充電規模,稍微說一下數據,我們已經覆蓋了282個城市,4萬多個社區,在體量上有一定規模了,我們的數據結果告訴大家一個數據,每個用戶在充電上花的費用每個月不會超過30塊錢,一般20塊錢左右。基本上C端現在沒有太多的換電需求,但是對于B端確實有換電需求。換電危險性也很高,既然換電,既然講究快,或者續航里程,大部分換電都是鋰電,一到鋰電就涉及到大量安全問題,所以整個換電安全性并不像有些人理解的,換電比充電安全,我不懂這個邏輯從哪來的,一個鋰電是一個炸彈,放到柜子里是一個炸藥包,憑什么安全?充電樁才安全,重點不安全和電池沒關系,安不安全是你能否可控,而不在于本身是否危險。換電現在要解決的安全問題更多。
說了問題我們就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就是你的手機了,我隨便介紹一下我們的東西,拋磚引玉。你要想把它鉆起來,從充電樁上來講一定要依靠技術,不管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有一套其實并不難,這是我們在行業里面提供的解決方案,門檻并不是特別高,做出來不難,做好很難。
還有一些需求,物業說你能不能把充電功能接入到我們的小程序里面,這也是一種機會。所以我給大家一些案例,如果大家想進入這個行業的話基本上可以參考一下。
我們在技術上有一些積累,反應到大數據、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我們有2億多條數據,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可檢測出21種異常情況,從而實現主動和智能運維。
在社區環境下的所謂智慧社區物聯網的項目,有哪個符合這樣的特點?幾乎沒有,所有代理商投資回報周期平均在8個月,實際上當我們提供更多解決方案的時候,他回本周期非常快。
舉例來講,既然你住在這里,一次充電一塊錢,搞活動,充50送10塊,充100送20,一個月回本,這個項目回本挺快的,但是不代表它很好做,碎片化程度非常嚴重,換句話說,毛利高,客單價,地推成本很高。如果手里沒有社區資源,不要做,或者跟有社區資源的合作伙伴合作是可以的。
換電這個事,今天時間有限,隨便拋一些東西出來,大家做一些思考。
這是公司在這個月會發布的一個新的模式,針對C端的。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也造車,叫猛犸電動,我們賣車的遇到一些障礙,怎么體現我們的車和別人的車不一樣,所以我們就在銷售和服務模式上做了一些改變,今天用戶買車可以不用把車都買了,這個最早在中國做的是蔚來汽車,這個好處對于用戶購車成本大大降低。我天天說電池質量好,怎么證明?先用后付費,你就知道我的電池質量好了,因為你是租的。這是一些小的思路給大家。
C端我先不說能不能做換電,電池租賃一定可以做的,這大概是我們的邏輯。
如果針對B端的話,能否做?肯定可以做。今天這頁圖為什么把車、電池、換電全放到一起呢?講一個基本的邏輯,做換電,無論汽車還是兩輪車最大的挑戰——標準化。電池的形狀由誰決定?由車決定。
充換電的安全由誰決定?由電池決定。你的BMS、通信協議的要求,一定要一體化,換句話說要標準化,今天在中國兩輪電動車的市場,我不管做車、做電池、做充換電的,目前來說,猛犸走的比較靠前的。我們從車到電池到充換電全都有,唯一全部方案自己做的公司,所以我們容易形成標準化,一定要標準化才能保證你運營的效率,你的投資回報率以及安全性。
將來B端運力的數字化有很大的想象空間,我這邊畫了一個圖,今天這個小哥每個人都有手機,但是在實際運力工具上,這個車、電池、換電柜如果有非常好的數據化,對他的運力效率非常有幫助,你可以真正錯峰換電,現在大多數換電企業非常頭疼的是大家在中午和晚上集中換電,像你換電柜的投放和電池的投放成本很不優,怎么錯峰,怎么優化,這是數據帶來的價值。
總結來講,今天不管充電還是換電,未來的趨勢和商機隨便寫了幾個標題,大家千萬不要把充電、換電和電池分家,電動車也好、電動汽車也好是一個整體,這個行業要當做能源服務去做。標準化非常關鍵,今天標準化到底怎么樣,電動汽車行業的好處就是標準化做的非常完善了,但是兩輪車變成鋰電以后沒有標準,現在標準在制訂當中。你產品性能的提升,銷售模式的創新,包括標準化等等都是未來這個行業發展的機會和空間。
最后,給中電聯要打個廣告,兩輪電動車充換電現在國家標準是去年5月17日開始啟動了,最近一次會議在4月16日,在兩輪電動車充換電國家標準是當務之急,這個標準已經進入到比較好的進展了,已經形成了大多數的共識,第一稿我們會在近期公布,讓大家有一個反饋,從充電樁,包括換電柜,甚至電池的尺寸、接口、通信協議全部做了約定,我們知道國家標準是最低標準,實際企業的標準會高于國家標準,至少這個代表一種進步,這是國標委讓中電聯推進的項目,我們有幸扮演組長的角色,意味著這個行業進入非常好的發展契機,希望大家后續對這個行業有過多的關注,有更多的交流,在座的都是新能源,不管四輪還是兩輪,大家肯定有很多的合作和交流的機會。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