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充電樁網組織的“2020中國國際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大會”(金磚充電論壇)于11月2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召開。本次論壇以“新基建、新發展、新趨勢”為主題,推動企業交流發展。
深圳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 總經理 --劉暢在本次中國國際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大會做了《充電網是工業互聯網最大的應用場景》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會議未刪減實錄:
大家好!我是來自創業板第一股特銳德的劉暢,很高興跟各位朋友相聚在深圳,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充電網是工業互聯網最大的應用場景》。這個話題之前也跟很多朋友分享過,不過在今年大的疫情背景下顯得更有一些新的東西跟大家分享。
特銳德是中國創業板第一股,我們母公司主營是箱式變壓器的智能制造,我們在全產業鏈大概占70%的市場份額,大家可能熟悉的高鐵沿線每隔兩到三公里就有我們的系統,以保證高鐵的正常運行。我們的充電網板塊由特來電主要完成的,我們現在市場份額大概占到42%左右,我們還有一個板塊是新能源微網。今年2月4號中央出臺了新的一些政策,然后把充電網列入了七大新基建板塊,很多業內和業外的一些朋友都在問我,新能源汽車大家了解的比較多,為什么今年把充電樁一個小小的板塊提高到這么高的政治高度來提,2020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把建設充電樁納入到了七大推廣的方向之一,更是把我們這個行業推上了風口浪尖,我們怎么來理解這個事情?疫情過后經濟是下行的,怎么拉動經濟的發展,拉動經濟發展的話莫過于在中國就是三駕馬車,一方面是出口,一方面是投資,還有一個是拉動消費。出口受到了疫情的重創,投資就是靠政府要么投錢要么印錢,真正能夠在現在起到拉動作用的就是靠消費了,消費里面我們每個家庭最大的一塊支出是房產,但是在政府報告中也提到了,房住不炒,那就證明房地產不可能再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第二大消費主體就是汽車,眾所周知世界最大的工業制造就是汽車,我們在購車或者換車的選擇是選油車還是電車?在中國油車從品牌到技術包括油車里面燒的油大部分都是進口,而電車大家可以看到,眾多的生產制造商都是自主品牌,同時里面用到的技術包括三電包括我們用的電池、充電系統、電絕大部分都是國產,所以我們預估每一臺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帶動了GDP相當于兩到三倍的一臺油車,所以這個方向也就很明顯了,所以國家規劃到2030年預計有一億臺新能源車推廣。
隨著一億臺量的增長,可能這個曲線會更高,帶來的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第三次工業革命是發動機和燃氣機的發明和應用,中國可能錯過了很多階段,我們現在用高鐵替代了燃氣機,我們用電動汽車替代了發動機,無疑中國將引領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還有并行的會催生什么?會催生第四次的能源革命,我們怎么來理解這個事情。電動汽車引領了工業革命,隨著它替換了發動機,以前人類在利用地球的能源的過程當中,其實沒有干什么好事情,因為其實地球的整個環境是有生命的,我們是怎么來利用地球資源的?我們是把地球的肉挖出來燒了變成能源,那就是煤,我們把地球的血液抽出來又變成能源,那是石油,那么我們能不能不要再采用這樣的方式?我們能不能用風光水的電去改變能源結構?答案不能,為什么不能?在座的好多都是電網專家,電網是一個負荷平衡的系統,發多少電要用多少電,電網不能存儲能源,沒有辦法去匹配我們的風光水,什么改變了這一切?就是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剛才鄭總的演講中也提到了,它變成了一個大的儲能池塘,就是靠這些新能源汽車能把風光水的電,把這種可再生能源的電存儲下來,通過它們去改變我們現在的能源結構,從現在我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大概是在29%,到未來的39%、49%,當我們超過50%的時候,整個中國的能源結構就改變了。我們一億臺的新能源汽車所能存儲的電相當于今時今日所有城鄉居民用電的總和,所以到那天我們就整體改變了能源結構,那就是第四次能源革命。
支撐這個能源革命的是什么?就是我們的充電網絡,沒有充電網絡不可能把我們的電存儲到新能源汽車里的電用到我們的電網上,剛才好多專家都提到,其實這次大會我也感受到了,以前我們講的很多是充電,怎么解決汽車充電難的問題,到今天我們要滿足的是大批量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它對電網帶來的沖擊的問題我們要做的是利用放電的問題,所以充電網是雙向的,而它帶來的是能源革命,是更多的東西,我們提升到這個高度相信大家也能理解,為什么充電樁、充電網能夠作為中央的七大戰略方向之一納入到我們現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互聯網現在已經進入到了下半場,上半場的互聯網是以互聯網電商為中心的消費互聯網,下半場我們預計會進入到工業互聯網時期,而我們的充電網就是工業互聯網應用的最大場景,所以這個行業是巨大的,現在才剛剛開啟。單個的充電樁是沒有辦法解決充電的問題,也不能解決放電的問題,只有通過充電樁的打通形成一個網絡進行充放電,這樣來支撐能源革命的進程。目前也有很多企業包括業內其實充電樁的方向是這樣的,我們把它的核心模塊已經放到了后臺,前臺只留下了一個充電插頭,就是每一個車位不是一個充電樁,它只是一個接口,而所有的能量的模塊全部移到了后端,實現統一調度,有序充電,而所有的數據進入到了云平臺,通過大數據去完成,所以說整個充電樁體系會變成這三塊,后臺的箱式充電站+手機APP+開放數據平臺,充電網技術體系也會更多的結合微網,每一個充電站未來會形成充放電微網系統,它既能完成給車輛的充電,又能完成對電網峰期的放電,所以是一個雙向的網絡。充電網大致分為四層架構,設備層,現在大概有一億個停車位,未來的定義不再會是車樁比,多少車對應多少的樁,它是多少車位1:1的對應多少個充電樁,一億個車位就有一億個充電樁,有一億個充電的插口,可以這樣來理解,每一個充電插口帶有三十個交互點,總共三十億個交互點形成了充電樁口以上的物聯網層,在這個物聯網層以上交易的電量大概是一萬億度,那就形成了能源網,在能源網以上加三億用戶形成了我們的工業大數據網絡,所以一共是這四層架構。這是一個實際的充電站,未來地面就是充電插口,并不需要一個很復雜的樁。
在我們的廠區已經實現了局部的雙向微網以及充電網上網的結合,我們的員工現在開充電的車是免費的,他開這個車比如在家里充好電了,白天到我們的廠區在峰期的時候選擇放多少度電到系統上,其實也不是他來選的,是我們后臺系統去做的調度,根據他回家要用多少電再給他剩多少電,部分的車輛在中午不使用的時候還可以把我們廠區光伏上發的電再充進他的車中,下午高峰期的時候再放出電來,留下他能回家使用的這段里程的電量,所以整體做了一個測算,不但是這個員工開新能源車不花錢,他每天還能賺五塊錢,所以未來的場景下在充電網雙向融合過后,其實開新能源車的是不需要用戶花錢的,反而他能夠通過開新能源車掙到這部分錢。
剛才講了很多充電網方向的東西,現在跟很多過來參會的朋友技術演進上大家問我比較多的幾點我講一講我們公司的一些演進方向分享。關于充電速度,大家都問我你們充電有多快,以此來標志一個企業一種技術的先進性,其實這塊我們的充電技術在座所有的業內人士都不是以此來判定自己充電技術有多先進,大部分企業都能達到,只是以前的慢充定義是2到10千瓦,后來的快充到30到100千瓦單槍,再到現在包括特斯拉在用的超充100到300千瓦,實際上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實現了500到1000千瓦的秒充,其實充電技術已經相對非常完善了,它只是受制于電池能接受的電流,受制于車輛能使用的電壓等級,實際上充電速度已經不受制于充電技術。
還有一個未來的發展方向,現在大多數充電還是有人去插拔槍頭,甚至深圳公交充電還要雇傭專門持證上崗的充電工人做這件事情,未來隨著無人駕駛包括工業區內還有港口的無人化,全自動化充電一定是未來的方向,我們現在做的其實對于各種形態的場景已經有了產品并且有了應用,對于公交領域電動客車的充電弓,這種方式在國外比較普遍,中間SCD現在已經用到一些重卡上,ACD是我們針對小車的全自動化應用。這是我們在上海跟久事公交合作的,這是上海外灘一條很老的線路,我們在首末站實現了全自動化充電,不需要人,40秒就能支持整個線路的運行。這是臺風期間,我們防護等級比較高,防風、防塵、防雨。還有全自動化碼頭深圳媽灣港,今年8·26的時候剛好深圳四十周年慶做的發布。在港口應用的話對防護等級要求就更高了,長期的臺風區作業,又是海水、鹽霧,所以這塊的防護等級相當高,除了終端側硬件上的更新和發展方向以外,另外一塊重要的就是充電網的支撐,充電網作為能源革命的支撐,什么是充電網的支撐?其實就是后臺的大數據網絡,我們的平臺目前注冊用戶已經達到了325萬,充電次數達到了1億7千多萬,總的數據量達到7PB404TB,我們目前每天處理數據的量超過了騰訊和阿里,這就是互聯網的上半場是消費大數據,消費大數據是靠我們每個人產生的數據,下半場進入到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是靠人和機器產生的,我們的機器每三毫秒提取數據,量是常年午休的,是非常巨大的,對這些數據的下一步要做的是清洗、分析、學習、歸納出模型再判定出結果再輸出,這樣才是有用的工業大數據,我們的平臺就是做這件事情。通過我們平臺的應用,我們做了兩層防護,去年有發布,大家可能也比較關注這塊,當時發布的時候我們能夠避免65%的燒車,今天我去參加鋰電池的峰會,了解到現在電池飛速的發展,跟當年剛剛推廣新能源的時候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終究它是電池,就像我們人一樣,它終究會老去,終究會衰減,終究會老化,所以說這個風險是一直都在的,我們怎么來避免?因為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一出事故就燃爆,七八月份業界自己圈內每天都有一到兩起這樣的事故,我們做的第一層防護就是CMS防護,在充電硬件端口,主要跟車輛BMS交互,我們跟車企合作中也有互相的探討,大家其實都想把這塊做好,車企這塊也在努力,他們在BMS側也在加大防護的研發。我們擁有最多的數據,有最多車型的數據,所以我們在這塊現在做的比較靠前,這是硬件側的防護。另外一塊是我們的大數據防護,剛才我提到了,我們擁有最大的充電份額,擁有所有的車輛各種型號、各種批次、各種用的時間不同的車輛的數據,我們建了十九個模型,從三十九個緯度進行了分析,目前我們能夠做到故障錄波實時數據分析,到縱向歷史數據分析,到橫向空間數據分析,到最后安全評估結果應用,目前我們可以做到給用戶輸出這樣的檢測報告,所以每天到我們的充電樁充電都是一次體檢過程,對車輛也做到了有效防護。
我們明年這個時候會發布一個更新的數據,可能會是一個比較震撼性的,現在我還不劇透,這塊我們看到機器的自學習比我們人自己去做要快非常多,模型一旦建好了,現在通過大數據的訓練它再自己學習,這個進度是非常快的,我們非常有信心通過這樣的發展方向我們能夠實現安全的、大體量的新能源汽車的推廣。
我們全國有十大研發中心,每年會花15%的收入到研發中,大家也看到了行業的體量,從我剛才說的一億個位平均就算一個位兩萬投資,硬件總投資就在兩萬億,同時它產生的年收入大概是1.7萬億,市場規模大概達到600億流量,同時會應運而產生電商達到三千億,所以這個行業的規模是相當大的,我們非常需要各個同行或者跨行業的合伙人能加入到我們這個行業。特來電立志成為世界充電網的引領者,目前我們的市場份額雖然是第一,但其實這個市場也在剛剛開啟,真正的拐點還沒有到來,我們需要更多的產業鏈上的伙伴跟我們一起去向個方向進發。
我來自特來電,我們的兩層防護能讓充電網特別安全,我們的投融資平臺叫特來勁,我們金錢在一起特來緣,希望大家一起能把這個生態做的特來錢,同時這個生態也特溫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