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樂視泡沫破滅 對于中國電動車企來說只是開始!

發布日期:2017-07-20  來源:JackyQ的汽車漫談

核心提示:過去一周半,整個汽車行業新聞都被樂視汽車前途分析所籠罩。賈老板離開樂視網,前往美國專注FF91的融資。與此同時,一方面樂視被
  過去一周半,整個汽車行業新聞都被樂視汽車前途分析所籠罩。賈老板離開樂視網,前往美國專注FF91的融資。與此同時,一方面樂視被銀行、機構以及欠款的供應商擠兌,另一方面新的管理團隊以新樂視重新出發的理念,試圖挽回整個樂視集團。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我對企業金融并不了解,只能憑空猜測畢竟還掌握大量土地資源的樂視網應該有喘口氣的時間,不過反過來說,就差一口氣被雨天收傘的銀行和恐慌擠兌的投資者搞死的企業也不是一個兩個,關于樂視整個集團的問題其實我和大眾的智力水平一樣,都停留在吹水八卦上。

在汽車方面,賈老板目前將FF91量產作為自己最新的目標。不過在很多分析文章中,這種分析狀態其實頗有搗漿糊的意思,例如一篇文章提到,“對此,7月10日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賈躍亭完全投身于汽車行業,能更好地解決樂視汽車現有問題。目前來看,研發問題一直是樂視汽車能否落地關鍵所在,對于樂視汽車工廠,國內工廠建設更為重要。’”

Faraday Future 91(資料圖)

首先,法拉第未來不是沒有技術,而是技術方向是錯誤的,或者更準確地說,其技術方向不符合樂視期望短期套現的發展意圖?,F有技術可以支撐一輛電動車,但是支撐不起它的售價和定位。

FF91的整車完成度是目前所有中國資本的競爭者中狀態最好的,它可以成為一個良好的開發無人駕駛、智能控制、車聯網技術的平臺,但是也只能是一個昂貴的測試平臺。從一臺能開的車輛的角度來說,它至少還需要1-2年的測試試驗以及基于量產的優化,才能投入市場。

但這還僅限于”能開“而已。根據其定位,它還應具備包括智能交互、無人駕駛、車聯網生態等功能,不然在2019年還制造一個只能開的電動車。沒有人會買單的。在CES中,自巡車位看起來還可以,但是考慮到搭載了昂貴的激光雷達以及數量驚人的傳感器,只做到這種程度其實并不覺得驚艷,反而覺得其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速度堪憂。

其實特斯拉、Uber等企業之所以在無人駕駛領域發展迅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其在使用中積累的大數據狀態。GM在上月也啟動了無人駕駛車輛的推進,也是通過大數據采集發展開始。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秉持的觀點,特斯拉把中國的電動汽車新入局者全部都帶到溝里去了,直接從底盤到基礎結構到車身全部都要顛覆,在超越特斯拉的加速和電驅性能上進行軍備競賽,投入了不對稱的資金、時間和資源,轉入到生產階段的時候才發現獨樹一幟原來在汽車領域是如此燒錢的做法。

人們可以在9年前忍受10萬美元購買特斯拉Roadster僅僅為了體驗高性能電動車以及滿足對于綠色能源的想法。但決不會忍受明明有成熟智能交互和無人駕駛的特斯拉,還要花29萬智商稅買只能開的FF91。換言之,這個售價級別的技術門檻高了,FF91依然走得太慢。

法拉第未來電池組布置(來自官網)

所以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我就明確表示了失望。我當時在“如何評價FF剛亮相的首款量產電動車FF91?”這一問題下提到,離任高官曾這樣評價FF:這是一款比特斯拉更重、更長和更龐大的車子,它不是特斯拉殺手。實際上,目前展示的一些眩目的數據對于普通消費客戶是沒有意義的,大量使用的昂貴的傳感器令整車的成本必然高得驚人,而且控制邏輯與故障處理難上加難,更何況只是實現了一個無人泊車而已。

我在另一個問題“如何看待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資金耗盡暫停工廠建設?”中也提到,FF91的出現基本上就已經判了樂視汽車的死刑。這是因為:

1.這是一個昂貴的試驗平臺,但是實現的功能卻又乏善可陳,這恰恰證明了FF91的研發效率并不高,并沒有殺手級的特征出現。而賈老板兩天前宣稱,中國的FF91的定價將會在29萬美元左右,約合200萬人民幣。要知道,特斯拉第一代敞篷跑車在2008年也只是11萬美元左右,那個時候的三電價格和現在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這只能說明,FF91的成本控制是失控的。

2.FF91表明了法拉第未來意圖復制特斯拉現發布高性能豪華車,然后轉入平民級別的想法。這與樂視汽車急需現金流輸血和急需變現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FF91基本上帶來了這樣一個結論:法拉第未來在2025年之前無法通過電動車的銷售來盈利,你只能通過股票和市場預期來吸引投資。

3.我們保守預期一下未來的整體花費:到2019年底,工廠基礎投資10億美元+維護投資2億美元+研發團隊和工廠團隊薪酬8億美元+供應商開發費用及首批模具工裝費用 8億美元+生產運營費用1億美元+市場推廣費用1億美元=30億美元=210億人民幣。這里只有最基本的生產投資要求,還沒有計算高管的薪酬、稅收、企業運作正常支出等等。

也就是說,法拉第未來要堅持到第一批整車進行交付,至少還需要約240億人民幣資金的持續補充(目前法拉第未來已經產生了約3億美元的欠債),當前預計馬上需要約100億人民幣的交割,以確保工廠進度和安撫供應商。

總而言之,FF91只是一個昂貴的玩具,我希望看到的是消費級的整車。選擇走高端路線,基本上就是給本身就缺乏現金流的樂視死刑。這個玩具,你們玩不起。

其次,連迷你工廠都支撐不下去了,FF資金已經枯竭,代工廠看起來很美,但是更不可靠。10億美元帶不來量產FF91。

今年2月份爆出FF由于資金問題需要縮小規劃,將目前北美工廠的規模壓縮到迷你工廠以支持量產。消息一出來,FF的負責人以及賈老板第一時間分別在推特和微博駁斥了這種說法。但是我在賈老板的轉發的微博回復,迷你工廠是正確決定,你們支撐不了全尺寸的。

這2017年過了一半了,賈老板終于發現自建工廠的節拍了,提出了代工廠生產加速FF91落成的說法。我認為,這種說法又是沒有好好研究過,拍腦袋想出來的。

我在2015年就提到過,代工廠的貼牌加工的好處就是讓整車企業集中在設計這塊,另一個方面可以使其制造生產線的投入更加柔性和高效。所以如果說有一個代工廠將大部分標準化的設備全部都準備好,然后可以快速的通過工裝換型等方法來直接代為生產整車。這對于整車企業來說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緩沖產量區。

但是在電動汽車領域,情況可能又存在不同:

1.按照當前的汽車制造標準來制造純電動汽車,成本過高;混動這塊雖然發展得比較快,但是除了豐田普瑞斯這種,絕大部分企業由于產量小,對原有車型結構的較大改動不能柔性兼容,還是依靠手工和低效半自動組裝的方式。在這里請別跟我提某企業,謝謝。國內本土企業大部分量產車的生產線是日韓的三手生產線或等效的生產線。

2.大部分的整車企業并沒有掌握全套的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電池、電機、控制系統,而這些東西直接影響整車的構架,電動汽車的平臺化還處在初級階段;

3.如果有代工廠提供標準接口和標準平臺,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大部分主機廠并沒有負面意見。因為目前大部分企業都是在試水階段。

不過在國內我看夠嗆,一年1家企業純電動車銷量超過1萬輛就已經動不動以龍頭老大自居了。很多企業一年才銷售2000輛,就這樣的環境下,電動車充電接口標準有18個組合以上。這個,還是要看看國外有沒有企業又這么大的整合能力,國外的電池、電機的供應商有沒有這個胃口把自己的關鍵組合平臺化。

百度apollo無人車

補充現在的情況來說:

第一,都已經到現在這個地步了,趕不上你的目標時間。代工廠需要合同、預審資金、開模具和工裝、試生產和以該工廠的產品進行相關的試驗。我粗略估計在22個月左右才能進入準量產狀態。

第二,進一步提高成本,代工至少增加成本在20%左右。

第三,10億美元不夠……這個帳我已經算過了,FF91出整車至少30億美元,目前馬上要交付14.5億美元了結當前的欠款和運營困境并繼續發展。

最后,FF91上市尚且遙遙無望,國內莫干山工廠基本在2020年之前不會有新的動靜了。認為FF91國產化,那純粹是你想太多了。

賈總會在美國停留相當長的時間,直到FF找到新的融資來源。

除了這些,我還要補充幾句:

1.很多人以某企業對比樂視,認為其穩扎穩打,但事實是如果今年一季度融資沒有到位,某企業會比樂視還要糟糕。而且現在錢其實又燒完了,大家以為了不起的樂視停發工資和延長報銷周期的事情,在某企業內部已經成為了一種新常態。

2.今年,電動車企業至少還有2—3家出現危機,并半死不活的勉強撐到明年3月份實質退出,將帶來新的一波汽車業內人員的變動沖擊。

3.所有新入企業的門檻都在2018年12月,要么在趕到前燒光了現金被迫退出,要么由于自身進度原因無法達到而將市場拱手相讓,甚至未來連生產資質都沒有。

4.沒有人會關心樂視死活,現在關注的是樂視是否會令監管部門考慮到社會問題和銀行問題,出現矯枉過正的情況,對該領域企業出現雨天收傘的情形,這就將重復上世紀90年代電動車大躍進崩盤的歷史教訓。

當時,樂視、蔚來圈地和拉緊政府的原因,就是需要盡快地擺出造車的態勢,一方面盡快占據位置,為資金、人力資源等提前布局;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最后的政策紅利,盡快落實乘用車制造資質!

互聯網企業在投資上的一個核心優勢,也是傳統制造業企業在投資問題上的傳統劣勢,就是投資回報周期。這也是所有的新電動汽車團隊,明明一窮二白,卻叫囂2-3年內量產汽車的根本原因,因為如果告訴投資人,一個汽車企業,正向開發經驗積累的基本周期至少是15年,那么沒有人會投資他們。

首臺量產Model 3

所以很多時候我說,作為傳統汽車的從業者,我根本不在乎蔚來造電動賽車,樂視抄特斯拉,樂視展覽FF的賽車版本。因為這根本不可能是方向。特斯拉?ok,沒有影響我的核心客戶群,美國有強烈意愿能買特斯拉的,很多年前也是第一代普瑞斯的用戶,盡管那個時候技術也不穩定。

在工業4.0大制造上,傳統汽車產業的進展領先特斯拉至少2個車位,只要我們保持好自己的姿勢,持續領先,你占據你的細分市場,我占好我的主體市場,相互滲透,足矣。因為最根本的一點,你的平臺化產業化集約化再強,你還是一個全新的東西,要達到我的水平,你還很遠。如果說連特斯拉都不擔心,還需要擔心那些卡卡西們么?

人口密度、城市化密度和中國類似的國家,包括日本和歐洲,都沒有把純電動作為五年的新能源主攻方向。而中國的規模化量產的計劃都一口氣劃到2018年以前。制造業有它自己的節拍,任何一個新入業者,不尊重這個行業,那么肯定會遭到反噬。

我唯獨希望的是,當我所預言的這一切成真之后,國家不要再一次矯枉過正,把孩子和洗澡水全都潑掉了。

 

 
關鍵詞: 樂視汽車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