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沙見龍 攝
中新網濟南3月3日電 (記者 沙見龍)記者3月3日從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省憑借在海上風電發展建設領域的獨特優勢,聚焦渤中、半島北、半島南三大片區,著力推進海上風電規?;_發、協同發展高端裝備產業,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
山東是中國能源消耗大省,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比重、煤電占電力裝機容量比重分別為66.8%、66.2%,比全國水平高約10和16個百分點;2020年,該省非化石能源消費僅占全省能源消費的7.4%,較全國水平低約8個百分點。發展綠色能源成為山東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山東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處處長劉學軍在發布會上介紹稱,該省在三大區域持續推進海上測風、勘察設計等基礎工作,謀劃海上風電總體開發布局,將集中推進一批百萬千瓦級項目連片開發。加快辦理用海、環評、電網接入等手續,推進省管海域海上風電項目建設;推動國管海域項目前期工作,爭取納入國家深遠海海上風電示范。“通過規?;?、基地化發展,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使山東海上風電發展邁入中國第一方陣。”
劉學軍透露,山東綜合施策,將啟動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建設,試點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探索海上風電項目與其他開發利用方式分層立體開發;推動裝備產業融合聚集發展,布局引進整機、葉片、塔筒等大型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項目,打造中國海上風電國際母港等基地,引進落地一批“龍頭型”企業,打造海上風電裝備全產業鏈條。
記者現場了解到,山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是山東省“十四五”期間重點布局發展的四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此外還包括魯北鹽堿灘涂地千萬千瓦級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魯西南采煤沉陷區光伏基地、外電入魯通道可再生能源基地。
“堅持海陸統籌、內外并重,連片式、規?;_發可再生能源,是山東實現這一領域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王福棟向記者透露,除四大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外,山東還提出了“四大行動”“四大支撐”,這三部分是山東“十四五”期間實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計劃的主要內容。
規劃顯示,到2025年,山東力爭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達4600萬噸標準煤,發電裝機容量9000萬千瓦以上,年發電量1200億千瓦時左右、省外來電中可再生能源電量450億千瓦時以上,消費總量、裝機容量、電量三項指標均實現較2020年翻一番。
截至2020年底,山東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4541萬千瓦,比2015年提高了17.7個百分點,其中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生物質發電均居中國首位;發電量633億千瓦時,是“十二五”末的3倍。2021年底,該省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5849萬千瓦,同比增長28.8%;發電量912億千瓦時,增幅達44.6%。(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