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線城市正在加大公共充電樁的安裝力度,但是這仍然無法滿足新能源用戶對于續航補充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充電樁的服務廠商們提出了一個熱門的設想,那就是共享充電樁。

對于用戶而言,這樣做使得充電樁的密集度得到了增加;而對于充電樁主人來說,也可以在閑置時賺取一定的費用,看起來是一個雙贏的概念,但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一些問題開始慢慢浮出水面,而這些問題,卻直接影響著充電用戶的使用體驗。
在電樁的管理上,共享電樁的收費沒有嚴格的標準,完全按照電樁主人自己的想法收取費用;而且通過軟件只能對該電樁進行預約,并不能了解該電樁的詳細信息,等到用戶過去的時候,才發現這只是一根普通的慢充電樁;以及安裝在小區內的充電樁,在用戶充好電后還需要額外支付一筆多余的停車費用;這這些無疑都給用戶的使用過程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共享充電樁對于新能源汽車普及度較大的城市來說,的確有存在的剛需。但對于缺乏管理的私人租賃充電樁,卻并不能給用戶帶來較好的充點體驗,如若充電樁的服務商們能夠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這也的確不失為一個不錯的充電方案。

對于用戶而言,這樣做使得充電樁的密集度得到了增加;而對于充電樁主人來說,也可以在閑置時賺取一定的費用,看起來是一個雙贏的概念,但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一些問題開始慢慢浮出水面,而這些問題,卻直接影響著充電用戶的使用體驗。
在電樁的管理上,共享電樁的收費沒有嚴格的標準,完全按照電樁主人自己的想法收取費用;而且通過軟件只能對該電樁進行預約,并不能了解該電樁的詳細信息,等到用戶過去的時候,才發現這只是一根普通的慢充電樁;以及安裝在小區內的充電樁,在用戶充好電后還需要額外支付一筆多余的停車費用;這這些無疑都給用戶的使用過程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共享充電樁對于新能源汽車普及度較大的城市來說,的確有存在的剛需。但對于缺乏管理的私人租賃充電樁,卻并不能給用戶帶來較好的充點體驗,如若充電樁的服務商們能夠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這也的確不失為一個不錯的充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