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間,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南方電網)將投資約6700億元在電網建設上。
界面新聞從南方電網獲悉,該公司已印發《南方電網“十四五”電網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的電網發展總體架構。
南方電網表示,到2025年,南方五省區全社會最大負荷將達到2.95億千瓦,較2020年增加7960萬千瓦。
根據負荷增長情況,《規劃》提出“十四五”及中長期網架規劃為:深化西電東送、拓展北電南送、接續藏東南、融合粵港澳、聯通東南亞,實現更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大平臺。
此外,推動柔性互聯主網架技術路線,新建直流受端以柔性直流為主,存量直流逐步實施柔性直流改造,逐步構建“合理分區、柔性互聯、安全可控、開放互濟”的主網架形態。
《規劃》還圍繞九大領域,提出了38項重點任務。九大領域分別涉及清潔發電、智能輸電、智能配電、智能用電、智慧能源、電網數字水平、通信網絡等。
《規劃》顯示,南方電網將配電網建設列入“十四五”工作重點,規劃投資達3200億元,幾乎占到了總投資的一半。
《南方電網報》援引南方電網規劃部相關人員觀點稱,配電網是能源生產、轉換、消費的關鍵環節,也是可再生能源消納的支撐平臺、多元海量信息數據平臺、多方市場主體的交易平臺。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大背景下,配電網正逐漸成為電力系統的核心。
南方電網計劃加強城鎮配電網建設,高可靠性示范區和高品質供電引領區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不超過5分鐘,配電自愈達到100%。
同時,鞏固提升農村電網,加強配網智能化建設,以區縣為單位開展規模化改造升級等。
到2025年,全網客戶年均停電時間降至5小時/戶以內,其中中心城區降至0.5小時/戶,城鎮地區降至2小時/戶,鄉村地區降至7.5小時/戶。
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停電時間降至1小時以內,深圳停電時間降至15分鐘以內。海南全省停電時間降至3小時以內,新型電力系統示范核心區停電時間降至30分鐘以內。
南方電網還將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十四五”期間,南方五省區計劃新增風電、光伏規模1.15億千瓦,抽水蓄能600萬千瓦,推動新能源配套儲能2000萬千瓦。
到2025年,南方五省區電源裝機總規模達到6.1億千瓦,非化石能源裝機和發電量占比分別提升至60%、57%。
南方電網計劃按需建設抽水蓄能,推動電化學儲能加快發展。到2025年,南方五省區規劃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達1400萬千瓦。
未來十年,南方電網計劃建成投產2100萬千瓦抽水蓄能,同時開工建設預計“十六五”投產的1500萬千瓦抽水蓄能,總投資約2000億元。
目前,南方五省區抽水蓄能裝機為788萬千瓦。由此計算,未來15年,南方五省區抽水蓄能裝機將增長4.6倍。
南方電網還計劃,到2025年全面建成數字電網。
“十四五”期間,將推動基礎設施智慧融合發展,促進變電站、充換電站、儲能站、數據中心、5G基站、北斗基站等“多站合一”融合建設。到2025年,力爭多站融合變電站達到100座,打造廣州南沙、珠海橫琴、東莞松山湖等一批智慧能源示范區。
南方電網成立于2002年12月,主要為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五省區和港澳地區提供電力供應服務,供電面積100萬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的“十四五”發展規劃尚未對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