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來,能源危機時刻敲打著世界各國,在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能源問題無法解決必將讓發展受到阻礙。而據媒體在10月11日報道,當前能源危機已經有逐步嚴峻的趨勢,在近一年來,煤炭、原油等各個能源的價格接連上漲,像日本、韓國、英國等國家也紛紛上調天然氣價格。據美國媒體指出,如今全球能源逐步緊縮,也讓亞洲、歐洲和英國的天然氣價格迅速上漲,已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世界各國恐慌購入能源

世界各國恐慌購入能源
而且眼看著冬季即將到來,當世界各國都處于疫情回暖狀態時,大家也紛紛尋找那些現有的可用能源,僅靠太陽能和風能等各種可再生能源的基礎設施難以滿足這些國家的需求。對此歐洲氣候智庫的項目負責人則表示,當下很多國家的決策者已經對社會發展產生了恐慌心理。
與今年年初對比,歐洲地區的天然氣價格上漲幅度高達400%,電價上漲幅度高達250%,能源價格不斷提升也導致整個供應鏈受到嚴重影響,亞洲和歐洲的眾多公司都因為無法承受其高昂的能源價格相繼倒閉。而且在寒冷的冬季,季節性的能源需求又推進了歐洲天然氣價格的上漲,現在有不少國家已經在慌亂中大量購入能源。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能源緊缺都將為民眾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比如新加坡媒體就曾提到,在印度總計135家燃煤電廠中有半數以上的燃料庫存已不足三天,而這些電廠卻為印度提供了70%的電力,尤其是在近期印度國內天然氣價格再度上漲60%,和國際價格的上漲處于同步狀態。可由于全球價格都已上漲,印度煤炭公司制定的國產煤炭價格仍處于常規狀態。
中國傳出好消息
隨后印度媒體也整理了部分分析人士總結的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的原因,有些人認為疫情稍有緩解后,國際經濟陸續恢復正常,這也讓社會整體出現了需求量反彈的情況,進而推動了經濟增長。不過因為此前疫情的大流行所致,各國的能源供應鏈相繼斷裂或擱淺,現在這些國家的生產還未恢復到正常狀態。

此外分析人士還提到,由于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都將目光盯準了可再生能源,這也讓社會上對傳統能源的投資日漸減少,進而造成了供應不足,無法滿足持續上漲的需求,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能源供應還將處于緊俏狀態。
幸運的是在此背景下,中國因地制宜地發展了新能源,比如在我國西部就有1萬面“超級鏡子”,他們可以通過聚光吸熱、儲能置換熱量,把太陽能轉變成電能,這些在中國西部開展的科技項目,每年能夠提供3.9億度發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