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2021第七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產業大會(簡稱金磚充電論壇))在上海汽車會展中心順利召開。本屆金磚充電會議為期兩天,主題為“聚力高質量 賦能新發展”,采用“會議論壇+展覽展示+體驗營銷三位一體的創新模式,多項重點活動同期同地舉辦,充分協同聯動,品牌效應和影響力大幅提升。
江蘇超電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曉青出席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電快充技術與全新應用場景解決方案》。

以下為演講實錄:
主持人:下面我們請第三位發言嘉賓,來自江蘇超電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曉青,帶來《超電快充技術與全新應用場景解決方案》。
姚曉青:各位專家,各位嘉賓下午好!
超電是一家在大家視野當中是比較新的企業,我今天下午給大家分享主題報告叫:加“油”電動車,這個主題好象跟今天說的電動車的感覺,新能源車的感覺離得很遠,首先我表達的意思是為新能源汽車,為這個行業加油。
我們看一下超電想描述的,未來在新能源車當中,有一些什么樣的新方案?新能源汽車現在發展非常蓬勃,但是我們到市場調研的時候,還會發現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在這兩天論壇當中,很多專家已經在前面講過,我們就總結一點,幾乎你在問消費者關于新能源車問題的時候,大概前五個問題都是跟電池有關的,續航里程、壽命、安全、成本等等,一切說的都還是電池。
我今天可能也是走錯了會場,我是做電池的,超電是做電池的企業,今天這邊更多大家分享的是關于充電樁、充電技術的方向。超電是做電池的,我們看看背這么大一個“黑鍋”,新能源車的問題好象都是電池的問題,我作為電池企業給電池同行們,解釋一下。
目前,市場對于電池的需求,它的理想是非常非常豐滿,大家看到外圍六邊形是藍色的六邊形,大家對于能量密度,渴求是無止境的,我們希望這輛車可以跑兩千公里、五千公里,那我們能量密度很高了,當然這個能量密度分為重量密度和體積密。不管怎樣,很多友商做了有益的嘗試,基本可以做到系統級的在200瓦時每公斤,可以把我們標準的乘用車做到500公里,600公里左右的續航里程。但是我們大家覺得還不夠,最近聽到很多新能源車開始喊一千公里的續航。
第二方面我們對成本有更多的苛求,我們希望成本越來越低,能夠做到幾毛錢,當然現在目前主流的大概系統集的一塊錢一瓦時。我們看這個綠線和市場目標越來越接近了。
第三就是安全,我們對電池的安全性要求是很高的,新能源車發展這么多年,安全的隱患,安全的問題大家一直在強調,一直在提,但是問題還是很多,離我們的目標還是有點遠。其他方面的充電速度等都在提,我們看到希望這輛車最好可以車電同壽,我們希望車輛充電速度大概十分鐘、八分鐘可以充滿,像加油一樣,這是我們的需求。
現在實際情況是什么呢?電池的同行都在為之而努力,從近幾年的發展看,新能源汽車電池能量密度一直在提升,但是到了系統級能量密度兩百左右的時候,再提就有難度了,我們同行非常努力,最近幾年不僅造了很多新的電池,也造了很多新的“電詞”,大家聽了特別多關于電池的詞語,固態、半固態、鈉電池、811體系、高鎳等等,我們聽到很多詞語跟電池核心技術關系不是特別大,是小的創新,不斷提升我們電池的重要能量密度或者體積能量密度。
這個再往下發展,它已經到了比較難有特別大提升的狀態,所以我們現在也很焦慮。在電池的往下發展,我們到底應該走哪條路呢?超電也在想,很多同行專家也在討論,我們不妨回歸本質看一下,電池在一輛新能源車上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理解,比如超電名字后面一定是超電新能源,但是實際上我們自己內心很惶恐,因為我們不是新能源企業,我們不是能源,能源是我們的電網,是電力,是太陽能,我們是做能源的容器,我們對應一車輛汽車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說你們做了電池以后,替換了汽車的發動機,你們替換了什么什么,不是的,其實電池替換的是原有的傳統燃油車上的油箱。
一顆電池里面所存的電,送給了電機,電機產生了動力,驅動我們的新能源車。而傳統能源的車是油箱里的油給了發動機,發動機產生動力,驅動的車。所以從整個產業鏈條看,電池實實在在的講就是油箱,僅僅是油箱。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回歸它的本質來看這個問題,我們發現很有意思的事情,汽車發展了140多年,我們的油箱有沒有無限的增長呢?油箱沒有增長,基本上穩定在一輛車跑四五百公里,高速跑六七百公里到頭了,不再往上發展了,因為再往上發展,容量越來越大,汽油越來越多,重量越來越重,體積越來越大,對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剎車、輪胎通通都是壓力。
電池是不是一樣的?我們只是把能源的形態從油變成了電,那我們的為什么對于油箱沒有要求它無限增長容量,卻要對電池要求它無限增長容量呢?
我們看一下為什么是這樣?因為我們電池現在充電很慢,充電大概需要小時級,不管一小時還是幾小時,基本是小時級的充電過程。當是小時級的充電過程,我們的續航里程實際上是等同于或者主要依賴于容量,那我們就自然而然希望容量越大越好。但是我們把容量再往上增,它的成本各方面問題都會凸現出來,我們有沒有別的路徑呢?超電在電池維度上提出一些新的思考,電池就是這樣的狀態,那我們有什么辦法呢?
由于充電慢還帶來很多問題,我們充電站都是小時級的,樓下看到電動車的充電樁停滿了車,不好意思大部分是燃油車,新能源車占了一部分。我們跟同行的比如特來電、星星來電的老總開玩笑說,你們不是充電樁企業,你們是停車場企業。因為什么時候你的停車成本遠遠小于充電電費成本的時候,才能說是充電企業,否則你是停車企業,你是在為消費者提供停車場而已,甚至上海停車費一小時10、20塊,一輛車停5個小時,收100塊錢停車費,遠高于你充了20度電、30度電的服務費,這時候你發現很可笑的事情,充電樁企業干停車場的事兒,這都是由于慢充造成的。
我們有一個新的思路,我們說換電也很好,但是換電我們就會發現我一天可以換N次電,我的續航里程就變成了容量乘以N,換電效果也非常的棒,可以做到三到五分鐘,就可以換一個電,但是在現實當中又出現了一個問題,我們換電站里面裝多少個電池呢?備用電池,大概目前主流五塊、十塊、八塊都有。我們就會發現很好玩兒的事情,因為它換一次電需要三分鐘,一個柜子里面,假設十塊電池,那第11個人來的時候會出現什么情況?第11個來的時候,前面10個人用了半個小時把十塊電池換掉了,第11個人來的時候,第一塊電池進去才充了剛剛半個小時,不好意思,沒充滿,你要等。
如果你不想等怎么辦充電柜繼續增加,繼續增加充電柜。大家注意每個人買一輛車是一個電池,這個電池是我付費的,柜子里的電池誰付費呢?柜子里還有一塊兒電池,并且充電柜或者這樣一個充電站它的成本是極其高昂的,這個成本最終一定會有人承擔。我不管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還是豬身上反正是有人要出的。
另外還有一點更重要,換電站在微觀上非常可性,我們單一品牌、單一車型換電比較容易,但是如果換電站的面向大眾,面向所有的行業市場我們發現一個問題,我們的車型不一樣,有小的車,有大的重卡,電池可以通用嗎?顯然很難道。如果把每個車型、每個品牌、每個規格都設定一個換電站,我不知道馬路上有多少空間提供給我們,建設這么多換電站,這是非常麻煩的事。
我們到原來場景看,有沒有別的出路?我們的汽車、摩托車、兩輪小電動車、大卡車,現在在哪里加油呢?都在加油站,并沒有區分車型,沒有區分車型大小規格種類,也沒有區分品牌,全世界的加油槍、加油口是統一的,所有人都到這兒加油,前提只有一個,就是加油速度要足夠快,太慢了,就受不了了。
我們通過電池的技術看一下有什么辦法解決?我們看到前面綠色環標很瘦,比外面的理想小了很多,我們現在做了新的電池,超電的電池是紅色的標,雖然能量密度上沒有做特別大的提升,跟現在的能量密度趨同或者差不多,但是我們在功率和充電速度上,所以超電把功率密度提升到極致,當我們把功率密度做到三千左右,三千左右意味著電池充電速度在五到十分鐘充滿,當然這只是電池的技術,我一再強調一下,這是電池的技術。電池可以做到這個水平,那它的充電速度就可以在零到百的安全超級快充的速度下索道半個小時完全充滿,日常消費者補電大概是補60-70%的電,這時候時間可以控制20分鐘以內,甚至是15分鐘以內,這是我們現在著力發展的方向。
這是我們的電芯,我們今天更多是充換電的產業大會,所以我們把電芯簡單介紹一下,這是我們隨便拿了一個電芯,功率密度大于三千,最高充電倍率可以達到20C,3-5分鐘可以充滿。在3-4C的恒流率達到95%以上,就是15到20分鐘充電的時候,可以把電池充到95%,而并不是平常聽到的,比如總30%充到80%充多少時間,充15分鐘、20分鐘能充多少電,我們是說充滿。所以不管小型車、大型車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案,這是我們電池上的技術。當然這里面包含其他的特性,比如低溫的特性,目前在東北-30℃氣溫下,電池正常是3C充電。在最南邊海南島、深圳也有電池應用,60度下仍然可以做到比較穩定的數據。
如果剛才我們說的電池技術以及理念大家可以接受的話,就會產生一種新的概念,新的超級充電站。這也是今天我跟大家匯報的主題內容的第二個含義,就是加油吧,電動車!
能不能讓電動車回歸像燃油車一樣,像加油一樣方便,像加油一樣快速,像加油一樣安全,我們可以建設這樣一個超級快充的場景。可能大家會說,你可能說得還是遙遠的未來或者過去,所以超電在未來讓大家理解或者說接受這樣一個東西,所以我們在過去的三四年當中,我們在全國已經有大概兩萬多臺車以及全國大概40個城市構建了一千多個充電樁以及兩萬多臺車的實際運營。
這是我們隨便截的,7月3日的數據,60多次充電,這是一顆充電樁上,一天當中的運營數據大概60多次充電,我們最高紀錄一個充電樁一天干了90多次充電,平均充電時間大概不到十分鐘,這是我們實際運營出來的數據。這個數據我相信在座如果有一些是做充電樁的,前兩天也和同行聊過,有做充電樁的企業,會很心動,如果我們的充電樁可以一天充90多次,那土地成本、車位成本就約等于零了,否則你現在每天租一個車位,一天充一兩輛車,車位成本遠高于充電樁和電費成本。這是我們實際運營當中的數據,我們希望把這樣的方案,能夠帶給大家。
同樣,超級快充的技術在5-10分鐘,或者10-15分鐘中把一輛車充滿以后,也可以得到單日續航里程變成容量乘以N,可以理解為無限續航。
實際我們在應用當中會看到,應用場景發生了變化,停車成本就降低到以前的1/10,甚至更低,充電速度會變得更快,這是它成本的變化。
除了成本的變化,其實還會帶來安全的影響。因為我們不再需要把大量的電動車停在一起集中充電,而目前由于停車很難,所以很多車都是停在地下室充電,很當高樓大廈下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停車場,充電站,但是說實話,電池角度來說這是可怕的事情,因為這么多車在充,而我們知道電池著火爆炸80%以上都是充電過程之中發生的,如果這么多車在樓下充電,而且電池一旦著火,網上的視頻,充電以后會像傳染病一樣,迅速傳遞出去。
另外上下班有峰谷的,所以大家晚上都是六點、七點到家,插上充電,一充一晚上,所以大家晚上七八點鐘到十點、十二點會是一個高峰,這個高峰從上海電網大數據可能是削峰填谷,但是對這個區域來講實際上是一個波峰,我們每臺小充電機,交流的也要七千瓦,一個小區有五百、一千臺電動車的時候,那個峰值功率是很可怕的,并且對我們的電線、電路各方面都有比較大的影響。
超電的方案聽起來也會有一些心動,至少是我剛才前面講慢充和換電過程當中會找到一個新的方向,找到新的補償。目前這個方案有沒有問題呢?也有。因為我們一顆電池充電速度除了電池本身,作為超電來講,把電芯做到五分鐘、十分鐘充滿電,還需要整個生態為他提供能量,尤其是充電樁的功率和充電槍的電流上線,包括熱均衡、充電槍一些設計等等,這些方面就有很多問題。
超電怎么辦呢?我們認為至少可以先服務一部分人,我們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我們也可以搞一個設計,讓必須電動車先做起來。我們看到最近的數據很有意思,A00級的車,包括小型車占了新能源車的銷量50%,其實這還不包括最新出來的比亞迪的DMI插電式混動,插電式混動里面也裝十度電到二十度電的方案,可以把這輛車的續航里程拉得很長。
這種方案我們可以看一下,如果只是十度電到二十度電,現有五十到六十千瓦的充電樁,兩百安培左右的充電槍已經足夠給小型電動車A00級,包括微型物流車等,能夠提供超級快充的應用,所以超電最近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最近已經和業內很多小型車,A00級車以及小型物流車做了行業互動,現在已經達成了戰略合作,并且部分車型已經實現了應用。
我們說的3C快充不是階段性的,因為前面我們講了恒流率可以達到95%,就是全程的零到百的3C充電,零到百的3C充電實際上補電的時候就是在十分鐘左右,大概10-15分鐘,所以前面我們剛才看到的數據就是真實的運營數據。
未來隨著充電樁以及充電設備的技術進步,我們也更愿意跟在座的各位專家和同行、友商們共同對堵20度以上的3C快充解決方案。
今天我要匯報就是這些,所以我希望最后可以提一句超電的運營場景,我們希望充電像加油一樣,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僅作為參考資料,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