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新機遇、新發展,7月9日,由中國充電樁網主辦的“2020第六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產業大會”(簡稱:金磚充電論壇)在上海大華虹橋假日酒店隆重開幕。來自政府、院校、協會、企業、采購商、金融、媒體等850位代表出席本次大會,大會以“洞見當下、預見未來、聚力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推動產業交流發展。
新基建引領發展新浪潮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發表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現狀》的主題演講,以下是演講嘉賓未刪減實錄: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信息部主任 仝宗旗
非常感謝有這次機會在論壇上給大家分享一下中國目前基礎設施的發展現狀。
截至2020年5月,我國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30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保有量超過55萬臺,私人充電樁保有量超過75萬臺。
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集中度高,TOP3運營商占總量的近70%,TOP8運營商占總量的近90%。
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區域較為集中,TOP10地區建設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占比達73.5%。
充電量的情況可以看到,疫情對充電運營行業的影響在持續緩解,2月份又急劇下滑,從當時2月份的統計來看,充電樁行業同比下跌了90%以上的用戶。隨著疫情逐漸的變化,除了北京以外,全國其他地區現在正呈逐步恢復的狀態。
私人樁的情況,截至2020年5月,建設安裝私人類充電樁75萬臺,未配建私人樁數量35萬臺,未配建率32%。這個數據是從4S店報上來的。
主要原因是比較集中的,除了一些大客戶,大集團自己建樁以后,主要集中在居住地物業沒有固定的停車位,這個原因占的比較集中,占70%。
我們也對換電進行了統計,截止到2020年5月,換電站共計449座,主要是奧動、蔚來、杭州伯坦。
充電基礎設施整體情況,為更好的滿足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充電需求,我國充電設施的整體建設在不斷完善。同時充電行業的發展,已由初期的“跑馬圈地”、“超前投建”,逐漸調整為目前的“切合需求”、“合理超前”的模式。
充電基礎設施行業政策我做了一個梳理,由于時間原因我不詳細說了。里面提到2018年11月9日,《關于印發〈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行動計劃〉的通知》。
2020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主要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今年兩會“部長通道”答記者問時表示,“要繼續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充電設施互聯互通。”
充電基礎設施政策體系逐步完善,2015年以來中國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比較完整的政策框架體系。近中期的主要任務是:讓這些政策措施盡快落地!
從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規模預測主要基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結構、車輛充電需求、以及充電方式等因素。預計到2025年,我國公共充電設施將超過100萬臺,私人充電樁超過500萬臺;到2035年,我國公共充電設施將超過500萬臺,私人充電樁超過5000萬臺。
這幾個要素主要從新能源的汽車結構,不同場景下的充電需求以及不同車輛需求營運方式做了提前概要預估。
從技術發展趨勢來講,最重要的是安全。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有大功率的充電,即插即充,預約充電等等,以及電網的互動,包括電池的儲能等等。
從產業發展趨勢來說,產業發展模式多元化。
1.按需配建。由粗放轉向市場需求,增速放緩、效率提升;
2.精細化管理。多方合作、共同管理、瞄準運營類市場。包括看到一些比較優質的充電站不僅僅提供一個充電單一的服務,也會有一些增值的服務,比如說有些做的比較好的充電站,我看到一些休息室、便利店,甚至高檔小區周邊的充電站、冷庫的需求。我覺得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區,說明運營商也進行了大量的調研,所有的充電站也好、充電樁也好,建設必須是經過大數據的分析,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包括現在各個運營商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平臺,平臺功能的定位是什么樣的,大家對大數據越來越重視,核心的數據掌握在自己手上,產生的經濟價值是什么樣的,也是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3.增值服務競爭。配套休息室、便利店等。
4.服務平臺差異化。平臺功能定位、大數據產生經濟價值。
5.+充電設施模式,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
6.服務網絡帶動,充電服務網絡促進其他業務增長。
汽車、互聯網、金融保險、房地產、石油能源等行業布局充電服務網絡。
發展階段政策建議,2025年以前,政策鼓勵扶持階段;2025年以后,政策和市場雙驅動階段;2035年以后,市場主導、政府監管、行業自律階段。
最后說一下國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監控平臺,這個平臺主要接入的是一些靜態數據,后續可能也會接入運營中的數據,國家的平臺雖然已經上線,后續也有一些調整,主要打通國家的平臺和各省市的平臺以及與企業的三級互通。
年初的時候提到新基建這個概念,雖然現在是疫情階段,包括媒體、政府對咱們這個行業特別關注,希望在新基建大好的形勢下,大家能利用好這個機遇,更好共同群策群力,把這個行業更好快速發展。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