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出手機,搜索附近空置的電動車,用手機打開車門后即可駕駛,這樣的共享乘車方式如今受到了越來越多重慶年輕人的推崇。
6月15日,繼Car2go、盼達用車等汽車分時租賃項目之后,EVCARD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項目正式落戶重慶,從本月起,市民分時租車又多一個選擇。
目前,重慶汽車分時租賃使用成本到底高不高?用戶體驗如何?
落戶重慶的第三個汽車分時租賃項目
6月15日上午,EVCARD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項目正式落戶重慶,這也是Car2go、盼達用車后第三個正式進入重慶的新能源汽車租賃項目。
據悉,目前EVCARD 已經進入24個城市,全國布點超過3600個,累計投入運營車輛9500輛。根據規劃,2017年該項目計劃在重慶范圍內建成網點 500 個,運營車輛1000輛,實現重要CBD商圈、交通樞紐、旅游景點等全覆蓋。到2020年,EVCARD將覆蓋重慶的全部城區,租還網點達到8000個,投放30000輛車。
據九龍坡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的項目的重點在九龍坡區,已有近50個網點。市民只需要打開手機APP,就能迅速解鎖駕駛車輛或者選擇停車。
分時租賃的模式都比較類似
與Car2go的汽油車、盼達用車的換電模式新能源車輛不同,EVCARD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項目則提供了主流的插電模式新能源汽車。
據介紹,在租車模式上,目前重慶三種主流汽車分時租賃的模式都比較類似,市民下載手機APP,前往熱點刷卡取車,駕車行駛后在任意指定地點還車,并利用設置在市政停車位上的充電樁進行充電,最終結算費用。
在車輛選擇上,EVCARD目前以奇瑞EQ為主,其中甚至包括了不少寶馬、沃爾沃等品牌的豪華新能源車型。
在計費方式上,EVCARD只按照時間計費,不同車型的基礎費用不同。比如榮威E50、奇瑞EQ都是0.5元/分鐘,24小時180元封頂;但價值50萬的寶馬i3純電動車的使用費用則達到了21元/10分鐘,單車單日最高封頂租金達到了759元。
記者調查:
汽車分時租賃市場面臨“三道坎”
租金、運營費用高昂
用戶使用成本并不低。按照目前三種主流的分時租車模式,按照一小時行駛20公里左右來計算,Car2go大概需要花費59元,盼達用車需要花費19元,EVCARD選擇一般車型需要花費30元。
運營成本同樣很高,分時租賃公司需支付高昂的油費、電費、停車點租賃費用、保險費、路橋費、人力成本等。以盼達用車為例,他們主要采用力帆EV330新能源汽車,除去政府補貼,價格約5萬元,但加上電池更換和電費成本,盼達每一輛車的實際采購成本大約為8萬元左右。有媒體曾做過測算,一輛價值9萬元的新能源汽車,如果要在3年收回成本,每月單車成本在2800元左右,加上充電費、停車費,按一天3次的出租頻率,一小時得60元才能保持盈虧平衡。
用戶體驗待提升
分時租賃倡導的是便捷、共享,但在用戶體驗方面目前還待提升。以Car2go為例,講求隨借隨停,理論上可以免費在市政停車位及部分商業體的專用停車位停車,但記者發現,在一些空閑市政車位,仍有管理員以各種理由拒絕免費停放;而采用定點還車方式的盼達用車和EVCARD同樣面臨著“二次出行”的尷尬,當使用者面對比較分散或者離家較遠的定點還車點,換車后還需要步行較遠距離甚至打車回家。為此,EVCARD進入重慶后,首先就與九龍坡區人民政府達成合作協議,在該區內提供網點數量不少于130個,且每個網點為3至5個標準停車位設置充電樁。
市場前景任重道遠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私家車2016年保有量近兩億輛,但機動車駕照持有人數高達3.5億人,有1億多人的“有本無車”。這部分群體,理論上都是分時租賃的潛在客戶。但現實的情況是,所謂的“無車族”,還包括與家人共享車輛(例如三口之家共有一輛車),或者經濟收入過低而無力購車的群體。家中有車的持照族租用車輛頻率不會太高,經濟收入過低的人群則會更多考慮經濟因素,不會輕易租車自駕。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教授李瑞敏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分時租賃僅是現有交通方式的替代和補充,就目前而言其需求并非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