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由三峽集團投資、招商局海門基地建造的3000噸全回轉起重船——“烏東德”號舉行下水儀式,這是國內首艘“運輸+施工”一體化海上風電施工船,它的建設將為我國海上風電開發(fā)走向深海再添利器。

“烏東德”號全長182米、寬46米、型深15米,國內首創(chuàng)采用“運輸+施工”一體化設計,甲板開敞面積6200平米、裝載能力超1萬噸,每次出海作業(yè)最多可攜帶4套2000噸級風機基礎,運輸能力相當于一艘三萬噸級的甲板運輸船。該船最大起重量可達3000噸,具備單機容量10兆瓦以上海上風電機組單樁、導管架等多種基礎施工能力,單船便可完成港口裝載、海上運輸、吊裝及打樁等主要工序,可延長深遠海風電場施工氣象窗口期,有效降低工程建設成本。

三峽物資招標管理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jīng)理蔡肇斌介紹:“我們把傳統(tǒng)的全回轉起重船和甲板運輸船的典型功能,創(chuàng)新融合為一體,開創(chuàng)了一種‘運輸施工’一體化的作業(yè)方式,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在海況較差情況下,施工船與運輸船‘配合難’的問題,可將海上風電年平均作業(yè)窗口期延長30-50天。”

“烏東德”號計劃7月實現(xiàn)交付正式投運,投運后主要作業(yè)于廣東、福建海域,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海上風電基礎裝備水平,為深遠海風電集中連片規(guī)模化開發(fā)、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三峽物資招標管理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jīng)理蔡肇斌介紹:我們還建造了“白鶴灘”號2000噸自升自航式一體化海上風電安裝平臺等一系列施工利器,為我國海上風電開發(fā)更加集約高效,提供堅強裝備保障和技術支撐。作為可再生能源發(fā)展的重點領域,當前,我國海上風電開發(fā)正迅速走向深遠海和大型化新趨勢,這也對海上風電裝備水平和施工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這艘海上風電施工利器,在招商局重工海門基地完成建造,其關鍵核心裝備3000噸全回轉起重機,由振華重工(3.320, 0.09, 2.79%)南通基地建造,可以說“南通制造”正支撐起中國海上風電走向深藍的光榮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