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振華重工為中交三航局建造的4000噸自航式全回轉起重船、1800噸自升自航式風電安裝平臺、2500噸風電安裝平臺項目開工儀式在振華重工所屬啟東海洋工程與振華重裝基地同時舉行。為積極響應配合疫情防控要求,本次開工儀式創新采用線上線下聯動的“云開工”形式。三個大型海工項目同時開工,在南通地區尚屬首次。


中交集團生產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賴樹奎肯定了振華重工、中交三航局及各方在疫情防控攻堅階段為保障項目設計和生產進度付出的努力,鼓勵兩家單位同心協力,繼續發揮在海工裝備制造、鋼結構制造、海上施工安裝版塊的優勢,助力集團構建海上風電品牌,為國家實現“3060”雙碳目標添磚加瓦。
中交三航局副董事長季振祥從疫情防控、交船工期、工程質量、安全建造四個方面提出要求,希望各參建單位科學管理、精心建設,將3艘船舶打造成行業標桿工程。
振華重工副總裁王柏歡表示,面對上海及周邊突發的嚴重疫情,振華重工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工作,積極協調各個環節,為本項目的順利開工、按時保質完工奠定了堅實基礎。他表示,公司一定不負信任,集公司優勢資源,采用優質的管理團隊、世界一流的質量控制、國際化項目管理模式,全力以赴實現項目順利交付。

據介紹,4000噸全回轉起重船是啟東海洋工程推進打造“大國重器”的又一重點項目,該船總長182米、型寬49米,型深15米(甲板面積相當于21個籃球場)。主鉤最大吊重4000噸(全旋轉3000噸),吊高甲板以上120米(比40層樓還要高),跨距舷外達15.5米,為國內5000噸級起重船中吊得最高、吊距最遠、性能最優的綠色、環保、多功能海洋工程船舶。具有DP2級動力定位功能,配備8點錨泊定位系統,能夠在水深小于100 米的規定海況下進行錨泊定位起重作業。該項目主要用于海上風電樁基基礎施工(包含托管架)、升壓站及大型海上構件安裝及其他海事工程。

兩艘海上風電安裝平臺,主要用于15MW及以上機組設備安裝,可同時運載2套15MW風機機組設備,最大作業水深70米,可進行無限航區航行,滿足B級冰區航行,艉部右舷設2500噸繞樁式全回轉起重機,艏部右舷樁腿附近設380噸輔起重機,艉部3臺3000kW全回轉推進器,艏部3臺2500kW艏側推,具有DP-2級動力定位能力。
1800噸自升自航式風電安裝平臺,船長133.8米,型寬50米,型深11米,最大作業水深70米,可進行無限航區航行,滿足B級冰區航行。主要由主船體、4個桁架式樁腿、4套齒輪齒條式升降系統等組成。平臺安裝主發電機6臺為3300千瓦,艉部右舷設1800噸繞樁式全回轉起重機,艏部右舷樁腿附近設380噸輔起重機,艉部設3臺3000千瓦全回轉推進器,艏部設3臺2500千瓦艏側推,具有DP2級動力定位能力。主要用于15兆瓦及以上風電機組設備安裝。

本次開工的3艘船舶具有風場高生存率、高作業效率的特點。4000噸起重船以單樁、導管架施工為主,兼顧海洋工程起重作業,預計明年7月31日交付。1800噸、2500噸平臺船具備20兆瓦級海上風機安裝能力,預計明年9月30日前交付。4000噸全回轉起重船、1800噸風電安裝平臺、2500噸風電安裝平臺項目備受業界矚目,代表著風電船舶的先進水平,響應了國家未來海上風電向場址建設深遠海化、單機容量大型化、風場開發規模化的發展要求。
這3個項目也是振華重工繼“三航風華”1000噸自升式風電安裝船、“三航風和”1200噸自升式風電安裝船及核心配套項目之后,與中交三航局在海上風電領域的又一次通力合作。體現了中交三航局對振華重工的高度信任和支持。除了船體的建造外,振華重工還負責本項目的主起重機,項目的詳細設計和抬升機構等關鍵設備的制造,對風電行業裝備進一步實現“中國制造”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三艘船舶建造,必將在國內海上風電施工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為未來海上風電施工提供解決方案,助力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實現。
據了解,海上風電是中交集團新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3艘風電施工船舶是實現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行業重器。中交三航局依托60余年的海工實踐和十余年來的海上風電施工技術研究與積累,在海上風電施工市場一直保持領先的地位。面向未來發展,中交三航局既有海上風電新一輪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又要面對新形勢下技術更新迭代、市場競爭的嚴峻挑戰。通過不斷技術創新、裝備創新、管理創新,提升海上風電施工能力,樹立并引領未來公司海上風電施工市場的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