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電力成為像氧氣一般的存在。
落地“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一場因電而興的綠色經濟“趕潮記”正加快推進。
國網山東信通公司總經理田兵介紹,我省正加緊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信息支撐體系,加快推進數字技術和物理電氣系統的深度融合,形成電力“瓦特”流和數據“比特”流的物理連接,做到新型電力系統下源網荷儲全環節的智能互動、精準控制。

風光能源前景無限,但“養在深閨人未識”,多處于偏遠地區并且其與生俱來的的周期性和不穩定性成為“軟肋”,補齊“軟肋”亟待強化全域數據采集。
我省正建設全省企業級電網物聯管控平臺,平臺建成后山東電網將成為全國運行計量裝置最多的省級電網。該平臺全面涵蓋全省5000余萬用戶終端和電網設備,準確高效服務用戶用電和電網運行。計劃今年上半年,累計完成接入智能電能表5262萬只、采集終端472萬臺、互感器424萬只、計量箱1281萬只,保證全省全部發供電關口和高低壓客戶的穩定電力供應。平臺建成后,每小時采集感知數據量達147億條。

另外,我省用電營業戶數多達5000多萬,受制于原來數據中心算力與存儲能力限制,用戶用電信息只能實現“小時級”采集與計算。山東電網云平臺建設完成以后,可實現用電信息的“分鐘級”處理與采集與交易。隨著數據中心及云平臺的的持續推進,山東電網算力將成倍增加,實現用電數據的“1分鐘級”采集。
居民光伏成為電網的“末梢神經”,但白天光伏發多了用不完,晚上又沒電可用,如何用上更多的綠色電?記者從省大數據局獲悉,我省建成了16市全覆蓋的全國首套省域5g電力示范網。通過網絡切片和數字孿生技術,實現新能源的可觀、可測、可控,有效提升了新能源的消納水平。目前累計接入電力5g終端7000余套,應用基站超過7萬座。未來三年,山東電網計劃新增部署5g通信終端30.4萬臺,同步加強與上下游科研、產業單位合作,圍繞電力5g應用制定形成系列國際和國家標準。此外,國網山東信通公司還在國家電網系統內首家開工建設100g大容量通信系統,預計建成后跨省通信能力提升10倍,有力支撐山東電網“十四五”發展規劃,扎實推進通信專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支持數字通信資源的可靠快速供給。

當前,山東電網正開工建設“同城雙活、異地災備”的新數據中心體系,旨在形成強大算力算法。山東電網貫徹落實《山東省新基建三年行動方案》,優化布局數據中心,建成后將提供2000余面機柜,相當于大型互聯網企業數據中心節點規模。建設省內規模最大的能源工業云平臺,擴容云平臺和數據中臺,擴容后能提供5萬核cpu算力和10pb存儲空間,打造“互聯共享、全域賦能”的能源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
一張新型電力系統助力經濟綠色發展的巨幅畫卷,正在山東緩緩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