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溫州大學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順利完成了鈉離子電池中試產線的布局,計劃于今年內正式投產,這意味著溫州本土研發的鈉離子電池儲能的研究和產業轉化,即將進入市場階段。
據了解,溫州大學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是我市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搶占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制高點的重要舉措之一。去年9月,甌海區人民政府與溫州大學簽約,共建溫州大學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和溫州市鈉離子電池實驗室,全球高被引學者、國際鈉離子電池領域頂尖人才侴術雷及其團隊,以此為契機落戶溫州,侴術雷教授擔任院長,團隊核心人員15人。
據悉,研究院成立后,很快攻克了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除水等關鍵難題,實現鈉離子電池原材料的公斤級合成。自今年1月份生產出本土第一塊鈉離子電池樣品后,僅僅兩個月就完成了鈉離子電池中試產線的布局,為推動后續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打造溫州鈉離子電池“百億企業、千億產業”奠定良好基礎。
“盡管鋰離子電池在電動汽車和便攜式電子設備等傳統市場上表現出色,但由于其成本高且存在安全性低等問題,因此在大規模電網存儲中的部署仍然面臨阻力,而成本低、安全性更高的鈉離子電池將成為有益補充。”溫州大學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鈉離子電池未來發展方向主要是針對一些大型儲能裝置,例如智能電網、電動車等,逐步實現對傳統電池的取代。
溫州大學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致力于研發世界領先的低成本、高安全、長壽命鈉離子電池關鍵材料,解決大規模儲能瓶頸性難題,布局低速電動車、電動船、家庭儲能、電網儲能等領域應用場景,實現高性能鈉離子電池產品產業化,推動綠色清潔能源的發展。目前研究院已具備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記者 洪越風 甌海融媒體記者 莊苗苗 許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