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國內外車企一季度財報相繼出爐。
國內車企中,在營收普遍增長的背后,各家利潤同比卻大相徑庭,其中得益于幾年結構調整的幾大汽車集團如廣汽、北汽等利潤增長明顯,上汽在平穩增長中領先,而之前多受惠于政府補貼的企業,如比亞迪、江鈴等在政策收緊后利潤明顯下滑。
跨國車企中,大眾和通用兩大老牌巨頭,依然獨領風騷,其中大眾一季度全球利潤同比增長40%,通用也取得了同比27.9%的利潤增長。相比之下,由于在中國市場的失意,PSA一季度汽車業務僅達到微增,現代汽車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了21%。
自主失利于政策
一季度財報顯示,在新能源領域一直占據主場優勢的自主品牌車企,隨著政府補貼的退坡,利潤率受到了明顯影響。
一季度,比亞迪股份(01211.HK)實現營業收入210.46億元,同比增長3.75%,凈利潤6.06億元,同比下降28.79%。受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20%的影響,比亞迪在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了47.6%,致使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此外,公司預期2017年上半年歸屬股東凈利潤同比減少20.34%至31.41%之間。報告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步回暖,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也將逐步恢復,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環比明顯提升,與去年同期相比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受補貼下降影響盈利仍然受壓。
江鈴汽車(000550.SZ)同樣受補貼減少的影響,一季度利潤增長下挫超四成。一季度,江鈴汽車營收81.56億元,同比增長52.69%;凈利潤僅為2.29億元,同比下降44.72% 。江鈴汽車在報告中披露,公司營業收入增加是由于銷量增加、銷售結構變化所致;營業外收入減少主要是由于政府補助減少所致;公司利潤總額下降主要是銷售結構變化及政府補助減少所致。
江淮汽車(600418.SH)在一季度業績全面出現下滑態勢。江淮1-3月連續三個月銷量出現了同比下滑狀況,一季度總體銷量為156831輛,同比跌幅16.79%。伴隨著銷量的萎縮,營業收入與凈利潤也出現了下滑。江淮汽車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36.74億元,同比跌幅6.47%,凈利潤達2.73億元,同比下滑了2.19%。
201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明確補貼標準后,2014年、2015年銷量增長率分別達到120%、340%,2016年國家補貼、地方補貼力度開始顯露退坡跡象后,增長率下滑到54%。不可否認,當下購置補貼和新能源牌照依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驅動力。隨著補貼退坡帶來的市場增速下降,新能源汽車的自主品牌車企,需要快速建立起新的驅動力。
大集團調整見成效
經過幾年的結構升級和組織架構的調整,幾大傳統汽車集團再次煥發生機。一季度,風頭正勁的廣汽集團(601238.SH)利潤漲幅在六大國有汽車集團中排名第一,實現營收168.9億元,同比增長66.4%;凈利潤38.3億元,同比增長98.7%。其中,傳祺品牌一季度增長67%,廣汽菲克、廣汽三菱也實現了快速增長。
北京汽車(01958.HK)的季報表現同樣喜人,總營收約364.18億元,同比增長47%;凈利潤約13.58億元,同比增長56%。雖然和2016年全年90%的增速相比有所減慢,但北汽憑借北京奔馳的貢獻依舊取得了不錯的盈利增長,但受薩德事件影響,北京現代的銷量下降明顯,直接影響了北汽的整體盈利能力。
與前兩者相比,上汽集團(600104.SH)一季度表現較為平穩,但營收與利潤仍遙遙領先。一季度,上汽集團整車銷售165.58萬輛,同比增長3.00%;營收1962.82億元,同比增長6.01%;凈利潤82.61億元,同比增長4.11%。其中,上汽大眾表現搶眼,一季度銷量達50.4萬輛,位居乘用車車企首位;此外上汽乘用車(榮威及名爵)增速迅猛,一季度銷量達11.79萬輛,同比增幅112%,與眾多合資企業共同拉動了集團的業績增長。盡管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五菱一季度銷量輕微下滑,但上汽通用和上汽乘用車在一季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所以整個上汽集團在一季度成績仍算在預期之中。
出人意料的是,一直處于低谷的一汽集團一季度業績大幅增長,成最大黑馬。其中,一汽大眾、一汽吉林以及一汽馬自達等品牌的銷量在一季度均出現了大幅增長,整體完成了“大躍進”式的開門紅。一季度,一汽轎車(000800.SZ)營業收入達70.73億元,同比大增65.65%;凈利潤為1.61億元,同比大漲138.22%。
跨國巨頭冷熱不均
大眾集團日前發布財報顯示,一季度營業利潤從去年同期的31.3億歐元增加至43.7億歐元(約合47.7億美元),同比增長40%。大眾集團官方表示,即使目前汽車銷售呈現一定下滑,但營業利潤的上漲顯示了企業處在良性發展軌道,這也表明隨著柴油排放丑聞的化解,運營成本正呈現逐步降低的態勢。報告顯示,通過改善大眾汽車核心部門的成本節約,全年集團營業利潤率預期將保持在6%至7%之間。相關咨詢公司也表示,大眾集團季度數據的強勁表現,展示了其強大的變革能力。目前大眾品牌的利潤率為4.6%,奧迪品牌的利潤率為8.7%,斯柯達的利潤率甚至高達9.6%,而西雅特品牌的利潤率也呈現歷史高點2.3%。
一季度,通用汽車全球經營利潤與收入全線飄紅,收入達412億美元,同比增長10.6%;稅前利潤為34億美元,同比增長27.9%;北美市場調整后息稅前利潤達34億美元,同比增長48.8%,刷新了同期紀錄。業績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全尺寸卡車和跨界車在美國市場的強勁零售表現、通用汽車金融業務的持續增長,以及有效的全球成本管理。
與大眾和通用相比,在中國市場失意的PSA及現代汽車一季度表現不容樂觀。4月26日,PSA集團發布一季度財報,集團收入達136.29億歐元,同比增長4.9%,其中90.18億歐元來自汽車部門,全球合并銷量增長4.2%,主要得益于標致在中東及非洲區域的銷量增長。值得注意的是,PSA集團一季度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表現讓人大跌眼鏡。數據顯示,PSA在華最大合資企業神龍汽車公司一季度銷售8.03萬輛,大幅下跌45.3%。
同樣,現代汽車在華銷量的不景氣以及在美國市場的大規模召回,成為影響該品牌一季度業績的重要原因。一季度,該公司凈利潤為1.33萬億韓元(約合11.8億美元),同比大跌21%。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現代汽車的凈利潤連續第13個季度出現下滑。現代汽車從韓系車在華銷量中看到,整體銷量更依賴于A級和A0級轎車,這已成為影響韓系車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