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印度最具影響力的政府智囊團建議政府降低對電動汽車的征稅和貸款利息,從而進一步提升其銷量直至超過傳統汽車。作為全球增速最快的汽車市場,印度政府此舉也被證實為汽車行業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

據印度政府發布的長達90頁的藍圖報告當中顯示,印度政府計劃在2018年年底組建一家電池工廠,并通過汽油車和柴油車的稅收收入為電動車建設充電站。
由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領導的規劃團隊——Niti Aayog起草了報告當中的建議書,建議書稱計劃在2032年之前實現所有汽車的電動化,且未來將制定出新的移動性政策。該報告當中僅單獨指電動汽車,其中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車,而混合動力汽車當中包括燃料電池車和電力驅動車。
報告的草稿版本當中提到:“印度計劃打造成為一個新的移動性典范,具有共享,電動化和網聯等特點,未來將對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據悉,該報告的名為印度移動轉變解決方案(Transformative Mobility Solutions),并將于本周公開發布。
繼中國去年宣布將大力推廣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之后,印度則計劃跳過混合動力技術模塊。中國對插電混動汽車的推廣包括提供補助金,研究基金和相關政策法規等,并鼓勵在大城市推廣燃料電池車。印度政府在巴黎條約中許諾,在2030年之前減少一半燃油進口量。
印度政府當局也承認該藍圖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巨額的電池成本將大大提高汽車交易價格,而缺少充電站及其他基礎設施也迫使各大車企猶豫是否要加大對電動汽車技術的投資。政府內部相關人員透露:“一旦我們加速電動汽車的研發則勢必導致傳統汽車遭到破壞,而如果不迅速加大投資,未來我們的電池只能單純的依靠進口。”
印度最大車企瑪魯蒂鈴木(Maruti Suzuki)已開始向輕度混合動力技術領域投資;而豐田汽車公司已在印度出售豪華型混合動力汽車凱美瑞轎車。此外,馬恒達是印度唯一一家電動汽車生產商。
調整政策 新政即將上市
印度2015年曾發布的名為快速普及和生產混合動力及電動汽車的發展規劃。按照該規劃,印度政府將加大對清潔能源技術的補助,并計劃在2020年前將銷量提升至700萬輛。
該規劃到今年3月31日就已經期滿,雖新的政策已經制定出來,但該規劃又被延伸6個月之久,主要因未來的規劃條理尚不清晰且易增加投資風險。
全新的Niti Aayog報告是和美國咨詢公司Rocky Mountain研究員共同制定,該報告期限長達15年,從2017年開始分三個階段進行。
為開啟這一輪的轉移,該報告建議先大量對外采購電動車,為兩輪車及三輪車生產標準化且可交付的電池,從而達到降低成本和關稅的目標。
該報告當中提出要優化電池及充電基本設施,即到2018年之前建立一個每小時250兆瓦的電池工廠,并在2020年之前實現千兆瓦時的產量。此外,在2018年之前還計劃組建一個電池轉換站。
報告當中還提到將通過降低稅費和貸款利率的方式加大對電動車使用的補助,以及降低對批發商的收費和批發生產商的稅收。
來源:蓋世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