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將歷年電動汽車充電樁進行政策解讀,充電設施運營領域處于一片藍海,產業鏈各環節紛紛搶占設施運營蛋糕,而在不久的將來,身懷“洪荒之力”的充電樁也即將爆發。
充電樁市場發展面臨問題是機遇也是挑戰
說到充電樁,只要大家稍微懂得這個行業的都知道,新能源汽車充電問題一直到今天還是個問題。記者整理了目前充電樁所遇到的一些問題:1.設施建設難:充電站建設取得土地難;物業難、進小區難;老小區建設困難;單位內部停車場充電設施少。2.配套體系不完備;互聯互通水平較低;獎勵激勵機制不足;國家支持的專項基金落實困難。3.市場機制不完備:商業模式不確定,現有的商業模式單一;各方責任不落實;充電價格管制。4.充電設施地方保護出現苗頭:指定檢測;補貼與充電運營商備案。
面對這些種種問題,充電樁問題的確是令人焦慮的一部分。但是充電樁市場目前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充電樁市場目前還處于成長階段,我們應該給它一些時間。從近幾年的充電設施政策,我們就可以看出充電設施近幾年的發展速度之迅猛。
充電設施頂層設計逐漸完善,建設目標明確
現階段,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市場是政策驅動的,政府制定詳細的建設規劃,充電設施建設目標明確。2016年,中國計劃建成2000多座充電站、10萬個公共充電樁,86萬個私人專用充電樁,計劃充電設施投資達300億元;2020年,中國計劃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480萬個,滿足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隨著市場的發展,政策驅動力將逐漸減少,2018年用戶充電需求有望成為主要推動力。
充電設施補貼政策層出不窮 充電樁市場迎來新的生機
據記者了解,中國從獎勵補貼及扶持性電價方面助力充電設施市場發展,并規定充換電設施經營企業可以向電動汽車用戶收取充電服務費。
在獎勵補貼方面,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情況,分區域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給予不同的獎勵補貼;
在扶持性電價方面,規定居民社區充換電設施用電執行居民生活電價,經營性集中式充電設施用電執行大工業電價,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公共停車場充電設施用電執行一般工商業電價;
在充電服務費方面,執行政府指導價管理,不同省市根據各自的情況設定充電服務費標準。
補貼+扶持性電價+充電服務費助力充電設施建設
充電設施運營領域處于一片藍海 產業鏈各環節紛紛搶占設施運營蛋糕
當前中國充電設施運營領域處于一片藍海,參與者對未來市場空間較樂觀,產業鏈各環節紛紛布局。充電設施運營領域未來廣闊的增長空間吸引充電設備制造商、電力企業及解決方案商等產業鏈各個環節加入到跑馬圈地中,紛紛搶占運營蛋糕,各方期待未來能夠分得運營領域增值服務一杯羹。
而設備及運營領域商業模式差別大,設備企業已實現盈利,運營企業需5-7年才能回收成本。在充電設備領域,商業模式成熟,設備商通過研發、制造、銷售充電設備,已基本實現盈利;充電設施運營領域,無成熟商業模式,運營商依靠微薄充電服務費及政府補貼回收成本,亟待探索多元盈利模式。
2016-2020年各省市新能源汽車超出門檻部分充電設施獎勵標準
從上表來看,各區域的獎補標準與獎補門檻成正比。大氣污染區域獎補門檻最高,但獎補標準也最高;其次是中部省和福建省;其他地區獎補門檻最低,獎補標準也最低。大氣污染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高、環境污染較嚴重,獎補門檻及獎補標準最高,彰顯了中國治理環境污染、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決心。隨著時間的推進,不同區域的獎補門檻不斷提高,獎補標準也隨之提高。
據記者了解,藍皮書統計,2013年至2015年,全國39個城市(區域)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8.3萬輛;截至2015年底,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49.7萬輛,基本完成50萬輛的規劃目標,成為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國家。
新能源汽車藍皮書預測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達145萬輛,其中私家車達80萬輛。中國已成為新能源汽車最大市場,產銷量累計達49.7萬輛。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推動充電設施市場,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寬闊,蘊藏著無限的潛力。這對于充電樁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大好事。業內人士認為,在補貼的刺激下,新一輪充電樁建設的高潮即將來臨。從歷年的充電政策來看,充電樁是一潛力股,在不久的將來,身懷“洪荒之力”的充電樁市場也即將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