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旭科技近期發布2021半年度報告
近期,愛旭股份發布2021年中報,報告顯示公司主營收入68.68億元,歸母凈利潤-2375.81萬元。董事長陳剛表示,主要虧損原因有兩點:
第一,由于硅料緊缺導致開工率不足,最低時在50%左右,電池固定投資比較大,開工率對電池盈利水平有較大影響,硅料在一段時間采取周定價模式,造成下游商務條件不斷調整,電池企業不敢接單,變相造成產能不連續。
第二,上下游采購模式有所變化,公司預付款顯著增加。目前預付款占營業額比例為22.8%,與自身同比增幅較大,但與行業平均25%左右的預付款比例基本持平。
另外,陳剛還表示:2021年光伏產業盈利與否不取決于電池成本,而是硅片成本。電池和組件影響力不足,利潤集中在硅料和硅片環節,組件企業今年為了獲得更高的市占率和行業地位,產出與銷售會有較大提升。
對于大尺寸硅片成為主流這一趨勢,陳剛指出,上半年182和210大尺寸電池出貨量占比已經達到一半,今年雖然166需求較好,但12月后166會出現較大下滑,182比例會進一步提升,大尺寸將成為2022年主流產品,供不應求,166將會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
2.愛旭股份擬35億布局N型高效電池
公司擬募資35億元,投資建設廣東珠海6.5GW和浙江義烏2GW新世代N型電池產能,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產品結構,增強公司在新一代N型高效電池方面的競爭力,體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眾所周知,電池是組件的核心部分,直接決定了組件發電功率,從而決定光伏電站的發電能力。電池技術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光伏產品技術路線、系統效率和度電成本。作為一家專注于太陽能電池研發、制造的光伏企業,公司持續多年專注于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研發,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基礎,也積累了豐富的精細化管理經驗,不斷助力公司提升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據統計,愛旭股份PERC電池量產效率平均達23.3%,遠超行業平均水平(22.8%),很好地提升了公司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客戶粘性,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
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目前已與全球多家太陽能組件領先企業建立了密切的供應合作關系,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革新,引領太陽能電池技術。公司在廣東佛山、浙江義烏和天津建設了先進的大型太陽能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大尺寸太陽能電池生產能力全球領先。同時,今年上半年,為推動N型電池新技術的落地,公司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資35億元,投資建設廣東珠海6.5GW和浙江義烏2GW新世代N型電池產能。據介紹,兩個產能項目均采用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N型ABC電池技術,預計量產線平均轉換效率可達到25.5%,未來還有繼續提升的空間,將大大提升公司在未來新一代電池競爭格局中的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