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間,東旭光電(000413)公布2016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東旭光電2016年度實現營業收入69.01億元,較2015年增長48.4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2.40億元。公司稱,報告期內,東旭光電玻璃基板龍頭地位得以進一步夯實,光電顯示材料及石墨烯業務不斷突破,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協同和集群效應。

與此同時,東旭光電提出,在前期基板及材料投資進入收獲期之際,公司將充分發揮在高端制造領域的產業協同性,基于在石墨烯及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領域的技術突破,密切關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業務布局,努力打造一條“石墨烯材料-石墨烯包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為公司創造條件,進入下一個拉動業績快速增長的藍海市場。
本月21日,東旭光電宣布以30億元的價格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上海輝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輝懋)持有的上海申龍客車有限公司(下稱申龍客車)100%股權。不得不說,2016年對于東旭光電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在玻璃基板傳統主業上,東旭光電于年初投資69.5億元啟動了G8.5代液晶玻璃基板產線項目,不僅填補了大尺寸玻璃基板國產化空白,而且使其基本實現了玻璃基板全世代覆蓋,進一步夯實了玻璃基板的龍頭地位。此外,該公司還完成了LTPS(低溫多晶硅)玻璃基板料方的整體性能參數測試及全性能優化整合,為未來顯示技術升級進行技術儲備。
在玻璃基板產線技術穩步提升的基礎上,東旭光電也更加專注于整個產業上下游的整合與轉型升級,并于2016年先后啟動了20億元無錫偏光片項目、16.8億元泰州石墨烯項目等,產業上下游縱向布局及橫向聯動不斷深化。
不久前,東旭光電公告收購旭虹光電100%股權,并啟動曲面蓋板玻璃項目建設。旭虹光電的主要業務涵蓋超薄電子玻璃原片、ITO鍍膜玻璃、電子玻璃加工、平板顯示玻璃基板、等離子玻璃基板等業務。這將有利于公司產業延伸和擴張,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能力和后續發展能力,增強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016年也是東旭光電石墨烯業務的爆發元年。2016年7月,東旭推出了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烯王”,15分鐘充滿4800Amh的優異性能震驚業界,這讓人們看到解決限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瓶頸——快充問題的曙光,也開啟了石墨烯在能源領域的應用時代。
目前,東旭光電已成為中國石墨烯產業化應用和投資領軍企業,并形成了“產業+資本”雙引擎驅動布局。在多只石墨烯產業基金的支持下,東旭光電正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優秀的項目標的進行并購與合作,構建了“全球并購、中國整合”的石墨烯產業發展新模式。“烯王問世成功催熟了原本沉寂的石墨烯市場,而布局宏大的石墨烯產業成為了東旭收購上海申龍的強大砝碼。”市場分析人士指出。
公開資料顯示,申龍客車是國內重量級客車生產企業,已連續10年成為全國兩會通勤和服務保障用車。在2016年全國大客車銷售排名中位列行業前十強,產品銷售覆蓋除西藏、青海之外的國內所有省份及城市。2015年、2016年申龍客車營業收入分別為15.8億元和21.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18億元和1.88億元,收入規模和盈利水平增長居同業領先水平。
而在海外市場方面,申龍客車也已批量進入韓國、東南亞、中東、南美和非洲以及部分發達國家市場,占據了泰國進口中國客車80%~90%采購量。“受產能與資金等因素限制,其實很多訂單已經被我們推掉了。”申龍客車董事長陳大城在接受采訪時對聯姻的未來信心滿滿,“東旭光電和申龍客車有很強的互補性和協同性,隨著雙方資源的整合和嫁接,作為東旭旗下的申龍客車將進一步煥發出勃勃生機。”
收購預案顯示,申龍客車對未來業績做出承諾,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申龍客車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億元、4億元和5.5億元,三年合計貢獻上市公司凈利潤不低于12.5億。
“這是我們在高端制造領域的深化和延伸。”東旭光電董秘龔昕這樣解讀此次收購,她表示,東旭光電以高端裝備制造起步,20年的經驗積累和技術、人員儲備,為東旭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這次并購成功,2017年,東旭光電的營業收入也將首次突破百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