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在以“共偉大共美好”為主題的中航鋰電戰略發布會上,江蘇省動力及儲能電池制造業創新中心正式籌運啟航。這標志著該省在加快能源的清潔化、低碳化與智能化轉型上躍入一個更高更新的臺階,將助推工業智能綠色高質量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認為,目前電動汽車正處于爆發時點,為行業尤其是動力電池產業帶來極大的機遇。未來要在技術研發方面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推動動力電池領域關鍵技術的持續升級,共同迎接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核心的新一輪的工業革命。
記者了解到,2015年,江蘇省政府和航空工業簽署《關于共同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航鋰電是其中的首個重大項目。
中航鋰電董事長劉靜瑜介紹,2021年以來,公司加速拓展產業布局,現已設立常州、洛陽、廈門、成都、武漢、合肥和黑龍江七大產業基地,并將著力構建產業集群發展模式,規劃形成珠三角、長三角、西南地區、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等五大產業基地集群,并規劃建設歐洲、北美等海外產業基地,形成深圳、上海、常州、成都四大研發中心,規劃歐洲、北美研發中心,未來還將開展新的研發布局,持續構建全球研發網。
據透露,到2025年,中航鋰電公司規劃產能將超過500GWh,2030年預計產能達1TWh,持續助力能源的清潔化、低碳化與智能化轉型,為推進工業的智能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最大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省動力及儲能電池制造業創新中心籌運啟航后,將致力于建立健全“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帶動行業技術進步,為全省乃至全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大會現場,中航鋰電還與華友、中偉、天奈、研一、中遠海運、奇瑞汽車、合創汽車、東風襄旅、美國柯銳世、波蘭BMZ、法國Forsee和日本丸紅等15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今后中航鋰電將攜手上下游產業,進一步構建共生共贏的健康產業生態,與生態伙伴一起,用綠色科技為生態世界賦能,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