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隨著“護衛”平臺順利完成陽江市青洲三風場17號機位首段塔筒吊裝作業,實現了中海油服650噸海工吊在南海風電領域的首次應用,標志著中海油服首艘完全自主管理運營的風電安裝平臺正式開啟海上風電安裝作業。

目前,海上風電安裝平臺吊機類型主要分海工吊、履帶吊兩類。海工吊具有操作穩定性強、作業效率高、抗風能力強等優點,但也存在安裝調試周期長、難度高、船級取證手續復雜等不利因素。為650T海工吊在“護衛號”平臺“安家”成為平臺適應性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海工吊的安裝過程,可以形象地比作“拼積木”,只不過這次的“積木”最重部件接近500噸重,最長部件足有84米長。
經過五個日夜的連續奮戰,650T海工吊這套千噸“積木”最終安全高效拼搭完成,海工吊安裝順利進入調試、測試階段。通過不懈努力,項目組成功解決平臺“吊重-調載”、“自動精確定位”、主鉤超負荷試驗、壓載艙加固等深度匹配的困難,使“護衛”平臺具備了強大的海上風電施工作業能力。
據了解,“護衛”平臺開工后,將繼續在陽江青洲三風場進行作業,正式開啟海上風電安裝作業,為中海油服踐行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也為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一體化協同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廣東華電陽江青洲三風場為國內首個近海深水區海上風場,場址位于廣東省陽江市沙扒鎮附近海域內,面積約81.03平方公里,風場水深42~46米,項目規劃裝機總容量為500兆瓦,安裝37臺6.8兆瓦風機和30臺8.3兆瓦風機。項目靜態投資約10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