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年9月份的“限電令”,也讓那些光伏從業者為之高興,畢竟光伏項目不僅可將電賣給電網,也可以自用,可以說好處多多。也正因此,不少地方大力引進光伏項目,作為新的產業推廣出去,讓農民額外有一份收入。

01、2000畝土地被破壞
但不管是什么項目,都需要在不占用土地的前提下進行,一旦破壞了耕地、林地,那必然要受到法律的處罰。近日,陜西榆林徐家塔村就有村民反映,因當地發展光伏項目,土地遭受了大量破壞,沙塵暴也頻頻到來。
邊家渠組的村民表示,村子南邊為毛烏素沙漠,為了村莊不被沙漠化,多年來村子4代人共同努力植樹造林,形成了近8000畝林地,而正是這些樹林,才擋住了土壤的沙化。
但沒想,村委會卻和榆能長興簽訂了租賃合同,且給每個村民2萬元。不過村民對這些并不知情,盡管榆能長興工作人員曾表示,想要發展光伏項目,村民也贊同,畢竟它是扶貧的好項目,但村民并不知,這個項目卻是以破壞林地、耕地為代價。

簽訂了合同后,光伏公司就派員工前來施工,至于他們如何施工,承包的土地用途如何,大家起初并沒有過問。
不過今年春節期間,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家,這才發現不對勁。原來,為安裝光伏設備,該公司將1200畝林地破壞掉,且還占了800畝耕地。
因沒有這些樹木擋住風沙,結果久違的沙塵暴來襲,且加劇了村子的環境惡化。村民表示,現在只要一刮風,整個村莊都是黃沙,能見度不足100米,對面的山都無法看清。
同時,村民還發現現在吃水成了問題,井水經常出現打不出水的情況,只能繼續打深。而如果繼續沙化,那大家的吃水必然成問題。

02、不久后要無地可種?
村民表示,目前村子里多數人已外出打工,只有20多個老人常年在家,最小的也60多歲。不過不少人仍在堅持種地,畢竟農民對土地的情感不是金錢能取代的。
而對上了年齡的村民來說,今后如果打不了工,只能回鄉種地,而如今耕地被破壞,今后又該如何種地?
也有村民擔憂,現在林地被破壞,土地的沙化加快,就算將土地要回來了,恐怕不久的將來也難種地。
當地種植的樹木為沙柳,數十年來也沒長多高。而如今這些樹木被破壞,真是太可惜了,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再形成規模。
目前村民表示,希望能將土地要回來,及時恢復林地的植被。而村干部則表示,并非村委會和公司簽合同,自己還沒那個權力,是鎮政府拍板的。
至于事情如何,目前官方正在調查中,不過光伏項目不能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也不能在明確禁止的地方開發光伏項目。

03、光伏項目到底靠不靠譜?
光伏發電就是將光能轉為電能,目前最常見的就是太陽能光伏板發電,只要是官方指定的光伏設備,且符合標準的,即可接入電網。發的電除一部分自用外,也可賣給電網。
當然,在過去多年里,國家對光伏發電大力扶持,一度電可補助3分錢,不過2022年就不再補助。可以說,只要是正規的光伏設備,那就可以依靠發電賺錢。
只不過,光伏發電的效益并不是太高,如投資4萬元的5KW光伏設備,至少需要12年才能回本,之后才能有利潤。但光伏設備理論上可堅持25年,實際上要低上一些,當然這也在于大家的日常維護。

那么,為何有人會質疑項目不靠譜呢?其實有不少騙子,他們借著國家扶持的口號,誘導農民安裝光伏設備,等農民裝了后才知道是騙局。如農民被忽悠貸款購買設備,結果設備沒安裝,人也跑了,自己還要繼續償還貸款。
不過,光伏發電作為扶貧重點工程,總體來說還是好的,只不過大家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設備,且認準農村農業部指定的品牌,這樣就可接入電網。有些光伏設備看似便宜,但農民到頭來不能接入電網,且設備質量差,經常出故障。
因此,大家一定別貪便宜,認準大型正規光伏廠,這樣才能避免掉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