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到底是什么
為什么最近突然火了?
儲能,顧名思義就是把多余的能量暫時儲存起來,等到需要的時候再釋放出來,本文主要特指電力儲能,因為過去的主流發電主體是火電廠,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全球都在競相“去碳化”,因此前段時間流行的限電限產,本質上限的是煤炭,一邊限煤炭,另一邊又在扶持清潔能源(比如風能、太陽能,水力發電)作為發電的主體,清潔能源具有可再生性,缺點很明顯——具有不穩定性、間歇性的問題,需要“看老天的臉色”,因此提高了電網在輸配容量、電頻波動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需要依賴儲能形成可控制、可調度的電網運營模式。
比如說,今天風比較大,發的電比較多,但又用不完,那就用儲能設備儲存起來,假如明天沒風,那就用今天儲存起來的電釋放出來用。
峰谷價差套利是儲能產業最廣泛和最重要的商業模式,進一步拉大尖峰電價,無疑是對儲能產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多家巨頭強勢布局
近年來,儲能產業需求不斷擴大,特斯拉、寧德時代、華為等多家行業巨頭爭相布局。
近日,2021全球數字能源峰會在迪拜召開。會上,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與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簽約沙特紅海新城儲能項目,雙方將攜手助力沙特打造全球清潔能源和綠色經濟中心。該項目儲能規模達1300MWh,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儲能項目,也是全球最大的離網儲能項目。
另據媒體報道,特斯拉2019年正式推出名為Meagapack的電池儲能產品,每個Megapack一次可以存儲高達3MWh的能量,并且可以將足夠多的Megapack串聯在一起,創建一個容量超過1GWh的儲能系統。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我們在固定儲能方面有很大的需求沒有滿足。我相信Megapack到2022年年底基本售罄。”
CNESA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增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項目中,裝機規模排名前十位的企業分別是寧德時代、力神、海基新能源、億緯動力、上海電氣、國軒新能源、南都電源、贛鋒電池、比亞迪、中航鋰電和國軒高科。
政策利好頻出
關注優質標的的投資機會
近期“新能源+儲能”利好政策頻出,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出臺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同時裝機規模要達到3000萬千瓦(30GW)以上。
國家能源局在《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一番,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四五”再翻一番,達到1.2億千瓦左右。
東吳證券認為,政策紅利密集釋放有助于挖掘行業潛力,儲能行業發展有望邁上新臺階。儲能是構建新能源系統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技術,隨著未來能源信息化的持續推進,圍繞能源行業的投資機會將更加凸顯,建議持續關注儲能產業鏈、能源信息化等賽道優質標的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