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萊特”)重大資產購買預案。
預案顯示,福萊特擬通過支付現金和承擔債務的方式購買鳳砂集團持有的大華礦業100%股權和三力礦業100%股權。本次交易前,鳳砂集團直接持有大華礦業100%股權、三力礦業10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大華礦業和三力礦業將成為福萊特的全資子公司,福萊特將直接持有大華礦業100%的股權和三力礦業100%的股權。
對于收購原因,福萊特在公告中明確表示,公司產能規模快速擴張,對于作為主要原材料的優質石英砂需求亦快速增長。公司需要通過收購優質的石英巖礦山獲取持續、穩定的石英砂供應,保障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
公司通過布局上游石英巖礦資源,將進一步提高公司石英砂的自給率,有利于控制和穩定主要原材料的品質及價格。
同時,大華礦業和三力礦業的石英巖礦與上市公司主要生產子公司安福玻璃同處鳳陽,就地開采及加工降低了運輸成本,有利于上市公司進一步控制生產成本,提高上市公司整體的競爭優勢和盈利能力。
簡而言之,本次收購完成后,有利于福萊特更好的控制成本和提高利潤率,從而取得更好的業績。但也從側面反映,在光伏玻璃價格"火爆"近一年后,企業之間的競爭再次升級,擴產已成“過去式”,控制上游原材料才是“制勝法寶”。
2020年,在下游需求暴漲及產能控制的雙重因素影響下,光伏玻璃價格漲幅一度超過100%,也引起了很多企業的注意。尤其是原本就從事玻璃生產的企業,在高額利潤誘惑下紛紛宣布進軍光伏玻璃,其中不乏淇濱集團、德力股份等玻璃龍頭。
當然,身為光伏玻璃龍頭的福萊特,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應對挑戰,主要方式就是擴產。福萊特公告顯示,2020年至今,福萊特越南生產基地、安徽生產基地等多條光伏產線陸續點火并投入運營,讓福萊特的光伏玻璃產能得到了顯著提升,規模增加值甚至超過了市占率第一的信義光能。
但據匯豐環研報告顯示,產能擴張對光伏玻璃成本下降有限。同時在白熱化的競爭下,光伏玻璃價格起伏較大,疊加原材料價格上漲,讓企業利潤率出現下滑。
福萊特也不例外,今年一季度,福萊特在營收為20.57億元的情況下,就有8.38億元的凈利潤;而前三季度顯示,其在營收為63.37億元的情況下,凈利潤為17.17億元,顯然要低于此前利潤率。
因此,福萊特才會宣布斥資36.5億元用于收購大華礦業和三力礦業100%的股權。此前,福萊特本就擁有鳳陽縣靈山-木屐山礦區玻璃用石英巖礦7號段采礦權,已積累了一定的運營經驗,讓本次收購有了更多的信心。
在諸多玻璃龍頭和新勢力先后進軍光伏玻璃后,福萊特通過本次的收購預案,將光伏玻璃的競爭,從擴產帶到了掌握上游原材料的新階段,不知道這次其他企業還能否跟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