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萬億賽道開啟,“雙碳”投資大爆發

發布日期:2021-10-27  來源:麗爾摩斯  作者:中國風光儲網--新聞中心

核心提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的1終于公布,社會期待已久的靴子落地了。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的“1”終于公布,社會期待已久的“靴子”落地了。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并在10月24日正式對外發布。
 
《意見》提出了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等五個方面主要目標。
 
其中,到202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覆蓋率達到24.1%,森林蓄積量達到180億立方米。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意見》,作為“1”,是管總管長遠的,在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發揮統領作用;《意見》將與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共同構成貫穿碳達峰、碳中和兩個階段的頂層設計。“N”則包括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分領域分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撐、能源保障、碳匯能力、財政金融價格政策、標準計量體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一系列文件將構建起目標明確、分工合理、措施有力、銜接有序的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
 
伴隨著這份綱領性文件出臺,資本市場做出了快速反應。
 
10月25日,儲能、光伏、風電、鋰電等新能源板塊集體大漲,寧德時代、比亞迪等股價創歷史新高,新風光、高瀾股份、上能電氣等多股漲停。
 
不僅是二級市場,一級市場投資熱情也被點燃了,“雙碳”投資正在迎來大爆發。

1
136萬億!巨型賽道已開啟
 
頂層設計深刻影響產業發展,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
 
1998年,住房實物分配制度取消,住房市場化改革開啟,并配套推出住房按揭貸款,房地產業一躍成為支柱產業之一。
 
這一次,“雙碳”的頂層設計也將帶來一個萬億級的巨型產業和市場。
 
在日前舉辦的“第三屆外灘金融峰會”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發言時指出,據聯合國有關機構測算,實現《巴黎協定》確定的全球溫升控制目標,全球預計需要近100萬億美元。另據渣打銀行測算,中國要達到“碳中和”目標總共需要127萬億到192萬億元人民幣的資金,相當于每年需投入3.2萬億到4.8萬億元人民幣。
 
而這萬億級投資中,肯定不可能全都依靠政府來完成,其中很大一部分要通過市場解決。
 
嗅覺敏銳的資本們,已開始行動。
 
10月21日,春華資本宣布向綠色能源企業——遠景科技集團投資6億多美元。有媒體稱,這是目前碳中和熱潮中金額最高的一筆投資。
 
 
春華資本官網關于投資遠景科技集團的報道
 
據了解,碳中和已成為春華資本長期關注的投資主題,在該領域,春華資本此前已經投資過中國最大的消費鋰電池企業——珠海冠宇,以及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等多家企業。
 
不光是春華資本,碳中和領域如今已成為眾多投資大佬關注的熱土,僅今年上半年投資規模就創下歷史新高。
 
例如,2020年,高瓴成立專門的氣候變化投資團隊,并推出專項的綠色基金,那也是股權投資領域首支以綠色產業碳中和為投資主題的純市場化投資基金。今年3月,紅杉中國又與遠景科技集團合作,共同成立了規模高達100億元的碳中和技術基金。
 
高瓴創始人張磊透露,在整個碳中和領域,高瓴的投資規模已經達到近500億元。
 
10月20日,在“2021年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學技術年會”上,青域資本管理合伙人左林表示,以前節能環保領域每年的投資額大概只有幾個億到幾十億元,但今年的累計投資規模則已達到約2000億-3000億的體量,熱度驚人。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力度的影響。當前多個部委、多個地方都紛紛出臺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導致一級市場的碳中和投資空前活躍。
 
左林所在的青域資本成立于2002年,前身是“青云創投”,一直專注于節能環保和清潔技術領域的投資。左林本人也是從2007年開始就一直扎根這一領域,從事投資活動。
 
“我們算是這個行業的先鋒,這半年里,我們接觸過的,跟我們交流、準備做大的碳中和領域基金的企業非常多,國有的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國人壽、三峽集團,私營的也有螞蟻金服、華為、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等,累計上大家準備的投資金額和投資規模算下來已有2000億-3000億的體量。”左林說。
 
2
這些領域迎來發展機遇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認為,“雙碳”目標將給我國經濟結構帶來變化,而在這一過程中,“雙碳”將形成一條“又長、又寬、又厚”的投資賽道。
 
他表示,“長”是指事件周期較長,“寬”是指在“雙碳”目標之下,將有大量的相關產業及其衍生出來的產業不斷涌現,“厚”是指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各階段需要不斷解決各類矛盾,技術和產業上亦將反復迭代。
 
“當前很多央企都在布局可再生能源產業鏈、綠色基礎設施,如光能光伏、風能、大基礎設施、特高壓、輸配電、儲能產業鏈等設施,都可成為當前‘雙碳’投資的重點領域。”陳文輝表示。
 
左林表示,碳中和投資主要是兩種驅動模式,一種是資產驅動,一種是技術驅動。
 
資本驅動方面,政府和央企具有較大的優勢。而從創業投資或股權投資的角度來說,非央企投資機構會瞄準技術驅動的領域,尋找可以投資的機會。
 
目前,整個低碳行業總共涉及7大類技術,分別是:儲能技術、能效提升技術、電氣化改造技術、節能技術、零碳電力技術、氫能技術,以及數字化技術等。
 
其中,各項技術的發展都有其內在規律性,而資本最關注的則是這個技術在未來會不會迎來一個大的增長。
 
一種增長是現在正處于“萌芽期”的技術,如傳統電力靈活性改造、需求側響應技術等。
 
 
火電靈活性改造是目前仍處于“萌芽期”的技術
 
另一種增長是剛剛邁過“死亡谷”的技術,如現在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儲能PCS等,這些技術前期已經經過了很長時間的驗證,雖然至今仍然在產業化上有一些障礙,但未來大體上是有可能邁出“死亡谷”的,所以這些也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至于一些現在已經處于“峰頂”的技術,如建筑節能、風電、光伏等,因為已經成長到相對成熟的階段,更多是依靠資本和產能框架的邊際效應來驅動成長,所以左林他們比較關心的就是這些“峰頂”技術的替代性技術。
 
原來的節能環保行業很容易定位成狹義的末端治理,未來在低碳的大背景下,末端治理所占比重一定會越來越小,而整個壓力會分散到材料替代、工藝替代、能源替代,以及先進制造技術等等,最后實現整個行業的“綠色再造”。
 
“所以我們會關注各個行業,探討這里邊哪一塊會有顛覆性的低碳效應,然后我們會重點關注行業的重大工藝革新,或者重大裝備革新的機會。”左林說。
 
 
工業體系的綠色再造將釋放出很多機會
 
從末端治理的角度講,整個環保行業在低碳背景下其實都有一個顛覆性的機會。
 
第一,精細化、專業化。
 
未來環保行業一定會向體系內去延伸,而不是只在末端。例如資源化一定是放在生產流程里,而不是放在末端再回頭想辦法。
 
此外,生產流程的資源化應該是一個專業化的趨勢,所以未來環保服務市場一定會出現很多專業化的服務商,比如化工行業會有專業的化工環保服務商,冶金行業會有專業的冶金環保服務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個服務商什么工業都能干。
 
“整個環保行業的趨勢,一定是和工藝結合越來越緊密,會有很多更精細化的工作,去和工藝緊密結合,既要保證生產的效率,又要保證低碳的結果。”左林說。
 
第二,集中化、生態化。
 
最典型的就是“退城入園”,現在所有排放大的企業都要退城入園,未來一定會形成一些大的產業基地,這些基地將形成更集中化、更大體量的規模,這樣一來,以前一些并不主流的技術可能就會成為新的主流技術。
 
第三,智能化、數據化。
 
未來可能整個生產環境的控制,更多都是依靠數據化和物聯網的手段來提升效率,從而更全面、全流程地掌握排放結果。
 
至于投資的時間點,左林表示,節能環保行業的核心是社會價值主導,這個社會價值是“政府/監管機構-環境服務商-業主/排放主體”三方供需平衡的結果,而不是其他行業那樣雙方供需平衡的結果。一旦外圍環境變化,比如政府投入更多補貼,打破了平衡的局面,就會出現“再平衡”的過程。
 
所以,考核一個行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第一就是看這個行業是不是正處于變化過程中,政府是否有更大的投入或政策,社會價值是否可以“再平衡”。如果連環境服務商都賺不到錢,那么這個行業就成長不起來。
 
“只有隨著政府投入、技術實施,可以實現再平衡的時候,才是外圍投資人可以參與的時點,這就是我們投資的基本邏輯。”左林說。

 
關鍵詞: 儲能 “雙碳”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