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陜西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召開聯組會議,對全省2016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專題詢問。省工信廳廳長蔣躍提出,從2017年到2019年對陜西省公交車和出租車完成更換,全部換成新能源汽車。與此同時,還將在各地做好充電樁等各類配套設施。

為何去年冬季大氣污染情況較上年更為嚴重?
分析研判汲取教訓 對今冬大氣質量有所改善充滿信心
“為什么2016年西安市的藍天數少于上年度,冬季大氣污染也要比2015年冬更加嚴重,對此將作出哪些改進?”龍興元委員率先發問,這個充滿“火藥味”的問題讓現場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省環保廳廳長王成文直言,自2013年出臺相關條例開展大氣污染專項整治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去年確實有所反彈。“拋開天氣和地形等客觀因素,針對去年出現的反彈,環保部門組織了分析研判,從重落實、抓聯防、強科技等多個角度再出重拳,并出臺1+9工作方案,全方位繼續強化措施。”王成文說,“通過推進落實一系列措施,我和專家們對今年冬季空氣環境有所改善充滿信心。”
針對顏明委員提的如何杜絕部分企業偷排偷放的問題,王成文表示,像人口普查一樣,全國將從今年開始用三年時間對所有污染源進行普查。并根據排放情況建立檔案分級管理,明確各級責任清單,進一步加強污染企業的排放管理。
汽車尾氣排放污染嚴重為何不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
截止2019年陜西省的公交車和出租車將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
“有研究表明,汽車尾氣不僅在冬季對產生霧霾造成影響,在夏季也會對造成臭氧污染。陜西作為新能源汽車制造大省,有哪些舉措來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進而改善空氣質量?”面對激烈的提問,列席會議的省人大代表趙丹也按捺不住,“搶”到一個發問的機會。
省工信廳廳長蔣躍介紹,陜西省是新能源汽車的制造大省,全國10%的新能源汽車由陜西制造,同時陜西又是新能源汽車的供應小省,僅擁有1%的新能源汽車,約1萬輛。
蔣躍說,隨著國家和地方對新能源汽車補貼幅度的降低,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有所降低。一線城市居民也主要是因為其不限號不限行等優勢來選擇購買。“據統計,陜西省有3.6萬輛出租車和1.4萬輛公交車,其中西安市分別占有1.2萬輛和8000輛。”蔣躍說,“我們要求各地結合治污降霾制定更新計劃,從2017年到2019年對上述車輛完成更換,全部換成新能源汽車。與此同時,還將在各地做好充電樁等各類配套設施。”
為何近幾年全省煤炭消費總量還在不斷增長?
關中地區煤炭消費2013年開始已負增長 不再審批煤電煤化工產業
“治污降霾方案中要求不斷削減燃煤總量,為什么近幾年陜西省的煤炭消費總量還在增加,如何根本上解決燃煤帶來的環境問題?”應詢人員剛剛結束發言,張文若委員迅速又拋來了一個問題。
“目前陜西的能源結構還是以煤為主,總量每年略有上升,去年全省煤炭消費總量1.2億噸標準煤。但在關中地區從2013年開始煤炭消費量就已經成負增長。”省發改委主任方瑋峰說,“關中地區隨即進行拆除燃煤鍋爐等一系列舉措降低燃煤消費,僅2014年就減少燃煤1000萬噸。”
方瑋峰介紹,與此同步展開的還有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推廣新能源汽車等一系列舉措。此外,關中地區也不再審批包括煤化工在內的各類煤電項目。下一步的重點將放在對散煤燃燒的治理等方面。
大氣污染惡化領導干部離任時或被追責
陜西省審計廳將探索對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的離任審計
陜西省審計廳廳長李健介紹,中央已經下發了《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方案》。方案提出,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的主要目標,是探索并逐步完善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形成一套比較成熟、符合實際的審計規范,推動領導干部切實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促進自然資源資產節約集約利用和生態環境安全。
李健說,審計涉及的重點領域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以及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等領域。要對被審計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情況進行審計評價,界定領導干部應承擔的責任。
“但由于環境問題成因復雜,因此對領導干部的責任界定存在較大的難度,目前陜西省已經在6個地市開展試點工作,未來將就責任界定等方面進行探索。”李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