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地處川渝門戶開合之樞、居中通衢之紐,是東進重慶、西入成都的重要門戶。
距成渝等距區位優勢的“成渝之心”遂寧,在奮力推進“成渝之心”向“成渝之星”戰略位勢之變的時代要求中,即將迎來全球矚目的鋰電盛會:10月25日至27日,2021年中國(遂寧)國際鋰電產業大會在遂寧召開。聚焦綠色發展,全球知名鋰電企業與專家學者因“鋰”相“遂”。
“鋰”,全球新能源變革的“加速器”,綠色能源革命的“催化劑”。
當前,我國大力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明確提出要加快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全球鋰電產業發展迎來“風口期”,遂寧鋰電迎來加速集聚成勢“機遇期”。

成渝之星 開放遂寧
如此關鍵時期,多重歷史機遇和戰略窗口在此疊加。2020年遂寧進入“雙城”戰略,實現了“小地方”向“大圈子”的跨越。遂寧全域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率先獲批設立“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在積極聯動成渝、服務戰略全局中開啟了奮力筑“三城”興“三都”,加速升騰“成渝之星”的時代征程。
機遇千載難逢,使命催人奮進。升騰“成渝之星”,遂寧為“鋰”而戰。
遂寧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推動第二產業起勢騰飛。融入全省“5+1”現代工業體系,按照“集聚集群集約化”思路,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協同補齊產業鏈、建強創新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一批拳頭產品,培育一批百億龍頭企業,形成一批千億產業集群,構建高效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相互融合的高能級現代產業體系,努力走出一條內陸地區創新突圍工業發展的新路子。而“加快建成立足川渝、配套全國、輻射全球的世界鋰都”被重點提及。
在遂寧的決策者看來,鋰電產業是全省先進材料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鋰電產業、建設“世界鋰都”是遂寧引領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
特別在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授予“鋰業之都”后,遂寧更是借“鋰”騰飛:要從“中國鋰都”向“世界鋰都”跨越。兩字之差,彰顯的卻是遂寧鋰電產業的態勢之變、格局之變、能級之變。
“初步成勢的鋰電產業,既是遂寧集聚的優質產能,也是引領未來的朝陽產業。建設‘成渝之星’,遂寧‘鋰’直氣壯。”遂寧市委書記李江說。

中國(遂寧)蜂巢能源全球合作伙伴峰會暨遂寧鋰電產業促進大會
征程如虹 看“世界鋰都”騰飛之勢
產業發展,市場說話。
今年以來,遂寧本土企業天齊鋰業成為資本“寵兒”,股票市場不斷飄紅,股價一路高歌猛進,突破百元大關。
遂寧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江平表示,天齊鋰業高歌之態,亦是遂寧鋰電騰飛之勢的縮影。
時鐘撥回到1992年,彼時的射洪縣正在籌建射洪鋰鹽廠,遂寧鋰電之夢自此起步。三年時間,滿目荒涼的亂石灘上興起一座鋰鹽廠,從礦石中提煉碳酸鋰,這正是有著業內“鋰鹽航母”稱謂天齊鋰業的發源地。

天齊鋰業研發中心
由此出發,遂寧鋰電產業的“火種”步入市場,邁向全球。2014年,天齊鋰業完成對澳大利亞泰利森鋰業51%的控股,2018年收購智利SQM公司23.77%的股權后,加上在國內的布局,天齊鋰業已成為中國和全球領先的集上游鋰資源儲備、開發和中游鋰產品加工為一體的鋰電新能源核心材料龍頭供應商。2018年,以下游商家銷量計算,天齊鋰業成為全球第三大電池級碳酸鋰供應商,擁有年產4.5萬噸鋰產品生產能力。
而今,當年的“火種”點燃了遂寧鋰電產業的“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2021年,鋰電行業又一巨頭落戶遂寧。遂寧經開區成功引進投資71億元的蜂巢能源科技20Gwh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實現了遂寧品牌終端鋰電池的新突破。
在蜂巢能源的項目現場,機聲隆隆,項目建設激戰正酣,加快推進。基建經理劉陟說,目前正在全力以赴推進一、二期項目工程建設,其中一期項目鋼構建設已完成20%左右,二期項目正在進行場平。預計一期項目將于明年7月投產,二期項目也將緊跟其后,在明年10月左右投產。
從與鋰電的首次邂逅,到如今被遂寧市委、市政府確定為產業發展“一號工程”,合力成勢,遂寧鋰電加速騰飛:“十三五”以來,鋰電產業實現營業收入年均增長50%以上,2020年達到193.6億元。擁有各類鋰電企業4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8家。擁有包括天齊鋰業、盛新鋰能、四川路橋等14家上市公司的各類鋰電產業項目50余個,投資總額600億元以上,全面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以達到1000億元以上。
加速成勢的遂寧鋰電新能源集群,鮮明標注起“形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特色優勢產業基地”的閃光坐標。究其原因,江平說,遂寧走好了“三步棋”。
走好資源“先手棋”——遂寧本土企業天齊鋰業是全球最大的礦石提鋰開采和承銷商。同時,遂寧與甘孜、阿壩、青海格爾木也建立了鋰資源戰略合作關系,有力抓住了鋰電產業“上游源頭”。
走好項目“關鍵棋”——遂寧以天齊鋰業為龍頭,圍繞基礎鋰材料、鋰電池組件、下游應用等領域布局產業,先后引進蜂巢能源、四川裕能等30余個領軍型企業項目集聚成勢發展,率先形成了“遂寧鋰電”特色產業集群。
走好平臺“制勝棋”——射洪市鋰電產業園和安居區鋰電產業園已經形成良好的鋰電產業集聚效應,蓬溪縣新材料產業園落地龍蟠科技、盈達科技等項目,遂寧經開區成功引進蜂巢能源科技20Gwh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
一路走來,遂寧與“鋰”結緣,因“鋰”興城。以鋰電等優勢產業為牽引,遂寧主導產業強勁發力,經濟實力快步躍升劃出閃光軌跡:2020年,遂寧GDP突破1400億元,在全省排名連升3位,其他多項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

射洪鋰電高新產業園
揚帆奮進 展“世界鋰都”砥礪之姿
金秋十月,步入射洪鋰電產業園,園區內項目建設一片火熱。
在四川新鋰想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一期項目迅速投產,二期項目蓄勢待發??偨浝碇硗蹩“舱f,應市場需求增加,企業二期項目產能4萬噸,將于2022年6月投產。

新鋰想公司
同樣的火熱,還出現在遂寧其他區域。
在蓬溪縣龍蟠科技四川產業園區,建設現場車輛來回穿梭,建設工人忙個不停。
龍蟠科技四川產業園區行政總經理楊志寬說,企業以成為全球第一的磷酸鐵鋰供應商為目標,一期項目于今年5月開建,計劃明年1月投產,二期項目同步推進,將于明年8月投產。“簽約初期,龍蟠科技投資金額10億元,預計產能6萬噸,后期不斷加碼,追加投資至30億元,產能15萬噸,全部投產后將達到百億產值規模。”
從“鋰”借勢、深耕細作,各方優勢在遂匯聚。
國家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戰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迎來重大利好機遇,以“立足川渝、走向世界”為共識的“鋰產業聯盟”在遂寧正式成立。
省委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遂寧鋰電產業發展,2019年以來先后三次作出批示指示,為遂寧全力打造產業發展“一號工程”吹響沖鋒號、發出動員令。
省市兩級相繼出臺一攬子個性化政策,合力支持鋰電產業發展。
四川省大力支持動力電池骨干企業開發高性能鋰電池、鐵鎳電池、固態電池等,提升動力電池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出臺遂寧鋰電精準電價政策,并從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方便給予遂寧發展鋰電大力支持。
遂寧市出臺《遂寧市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遂寧市支持科技成果轉化若干政策》《遂寧市支持鋰電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等,設立30億元鋰電產業基金,支持鋰電項目加快建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遂寧堅持高位推動,成立了鋰電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全市上下已經形成了上下協同、齊抓共管推進產業發展“一號工程”的工作新格局。
就在最近,遂寧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按照遂寧市委筑“三城”興“三都”,加速升騰“成渝之星”和打造立足川渝、配套全國、輻射全球的“世界鋰都”部署,參考《遂寧市鋰電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2021-2030)》,結合編制《遂寧市“十四五”鋰電產業發展規劃》,研究起草了《遂寧市興“世界鋰都”實施方案(2021-2025)》。
《實施方案》按照“上游關鍵材料生產全球領先,中游電池產品集成全國一流,建成全國重要的鋰電新能源終端應用基地”的總體目標,依托龍頭企業、引進關聯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做大做強遂寧鋰電產業集群。提出了到2025年的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創新能力、開放合作等方面的目標,并將營業收入目標細化到了產業環節。
下一步,遂寧各相關部門將緊緊圍繞《發展規劃》目標,特別是2025年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建成立足川渝、配套全國、輻射全球的“世界鋰都”,突出抓好重點企業培育、重點項目建設、重大活動推進等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遂寧貢獻“鋰電”力量。
全新啟航 興“世界鋰都”決戰之態
一個項目落地需要多久?
在遂寧,鋰電產業項目按天計時、按月推進。
2020年,四川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踏云而來”,實現了1天“云招商”成功、1天完成公司注冊、4天完成“四證”辦理的“遂寧速度”。

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可達130億元的四川裕能
四川裕能總經理趙懷球感慨道:“短短一年,裕能一期、二期建成投產,裕能三期提槍上馬、裕能四期蓄勢待發。”
同樣的“遂寧速度”還奔馳在四川富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極材料項目建設現場。
在四川富臨剛投入運行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為新到來的訂單忙碌不斷;車間外,工程機械轟鳴不斷,正在進行廠區最后的附屬工程建設。項目負責人李淳介紹,企業1月12日簽約,2月15日正式進場開工,9月開始投入生產,本月底生產線全線開通。“一期項目占地約150畝,總投資約8億元,建成后將實現年產磷酸鐵鋰5萬噸,預計年產值將達到30億元。”
在遂寧,如此熱火朝天、大干快上的會戰決戰態勢隨處可見。
天齊鋰業、盛新鋰能等企業投資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項目,繼續提升遂寧市鋰鹽全國市場份額。朗晟新能源、新鋰想、富臨新能源、四川裕能等企業布局了三元、磷酸鐵鋰等主流正極材料,晟德碳材料、佰思格等企業加快發展負極材料。之江高新的電解液關鍵材料二氧戊環占據行業90%的市場份額,鴻鵬新材料啟動電解液主要成分碳酸乙烯酯項目建設。美豐高分子啟動隔膜和五位一體新能源示范站項目建設。蜂巢能源、廣東天勁、重慶天輝、綠鑫電源、伊連特電子等電池生產制造企業和綠然純電動客車、江淮新能源輕卡等終端應用企業加快發展。中國鐵塔、江蘇青圣、金圓股份等企業發展鋰電池梯次利用與回收處理再生產業。
產業結構布局加快,產業鏈條迅速完善。
如此“遂寧速度”的背后,藏著的是讓企業家們暖心舒心的“遂寧溫度”和高度重視的“遂寧態度”。
“‘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城市’的桂冠,遂寧實至名歸!”趙懷球說,他深切感受到了遂寧各級部門和廣大干部“用項目發言、用數據說話、用排位打表”的競進精神,“埋頭苦干、真抓實干、創新巧干”的攻堅激情,“重實干、強執行、抓落實”的務實作風。感受到了李江書記等市區領導的關注、各級部門的關心、項目秘書的關切,正是有這些無微不至的暖心貼心,企業才能信心十足的舒心放心。
據統計,今年以來,遂寧市委、市政府領導率隊赴北京、河北等地對接項目30余次,高位推動了投資71億元的蜂巢能源動力電池、投資16億元的富臨精工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等一大批項目簽約落地。1-9月,各縣(市、區)、市直園區黨政主要領導率先垂范,帶隊外出招商223次,拜訪企業374家次。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遂寧圍繞基礎鋰材料、鋰電池組件、下游應用等領域布局產業,先后引進盛屯集團、新鋰想、龍蟠科技等一大批重點企業落戶,遂寧鋰電的規模效應正逐步顯現、集群競爭力正日益擴大。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以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鏈重塑為契機,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強化機制創新,優化、穩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構建高效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相互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要“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四川提出,大力培育以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企業為支撐的現代化制造業體系,加快建成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強省。遂寧市第八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奮力筑“三城”興“三都”,加速升騰“成渝之星”,其中在“三都”中,就有“世界鋰都”。
對標省委決策部署,向世界級先進鋰電產業集群邁進,“遂寧答卷”鏗鏘有力:著力打造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條發展的鋰電新能源集群,形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特色優勢產業基地,全面提升遂寧鋰電行業競爭力、市場吸引力、世界影響力,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快建成立足川渝、配套全國、輻射全球的“世界鋰都”。
搶占全國乃至全球的鋰電產業發展制高點,“遂寧藍圖”分外耀眼:搶抓國家大力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新基建”產業以及“一帶一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發展機遇,堅持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體系化發展,以特色化、規?;?、國際化為方向,依托關鍵材料、骨干項目的帶動作用,不斷延伸鋰電產業鏈條;堅持“高舉高打、做響品牌”理念,圍繞終端產品帶動,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構建“鋰礦-材料-電池-終端-回收”五位一體的鋰電全生命周期產業生態圈,通過鋰電新能源終端應用場景開發帶動前端材料產業發展,不斷拓展相關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加速提升產業影響力。堅持從“規模、結構、創新、合作”等方面著力,打造中國最具競爭力的鋰材料產業集聚區、鋰產品集成區、鋰電新能源終端模式創新示范區、產業體系建設引領示范區等,加快建設“世界鋰都”,讓鋰電及新材料產業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和未來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到2025年,建成“充、儲、備、換、售”五位一體的城市鋰電能源綜合體,全市鋰電產業營業收入力爭超過1000億元。
國際視野,遂寧脈動。從中國“鋰業之都”到“世界鋰都”,綠色遂寧每一步向更高目標的沖刺,都是在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扛旗探路,匯聚動能。努力在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高質量打造符合我省實際的特色產業集聚區和優勢區,加快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時代命題中,不斷書寫無愧于新時代的輝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