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印度市場成為各大跨國車企的“香餑餑”,投資熱度居高不下。在收購歐寶之前,進入全球“擴張模式”的PSA宣布與印度CK Birla公司成立合資企業,并收購該公司旗下印度標志性汽車品牌——大使汽車,法國汽車制造商再度向印度市場發起攻勢。3月9日,結成聯盟不久的兩家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與鈴木的掌門人與印度總理莫迪展開對話,日本汽車制造商加快開拓印度市場。3月10日,德國大眾汽車集團與印度本土最大的汽車公司塔塔汽車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拉開進軍印度市場的帷幕。目前,印度已經成為亞洲第三大汽車市場,一些市場機構預測,到2020年,印度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車市。因此,各大汽車制造商紛紛加碼印度市場。
■ 大眾牽手塔塔
3月10日,大眾集團與塔塔汽車正式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印度市場建立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大眾集團表示,旗下斯柯達品牌將負責此次合作計劃。官方聲明表示,斯柯達和塔塔將在移動出行服務、汽車零部件和模塊化平臺等方面展開合作,并在未來幾個月披露具體內容。
大眾集團CEO穆勒在聲明中指出,大眾希望在印度這個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為推廣以客戶為導向的移動出行服務奠定基礎。擁有奧迪、保時捷等眾多豪華品牌的大眾集團,近年來一直在廉價車項目上下功夫。在與鈴木“鬧掰”之后,大眾與印度本土車企塔塔的合作,有利于助其打造吸引印度消費者的廉價車型。塔塔汽車CEO 根特·布切克在聲明中指出,通過合作,雙方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共同開拓印度和海外市場。知名投行高盛分析師認為,該合作互利互惠,雙方可以在發動機技術上實現互補,提升雙方的競爭力。
對于塔塔而言,雖然擁有捷豹和路虎兩大高檔品牌,但其在全球市場面臨著福特、通用、克萊斯勒和PSA的圍剿,“壓力山大”,與大眾合作可以幫助塔塔在全球市場站穩腳跟。此外,反觀其在本土市場印度的表現,塔塔市場份額不斷下滑、連年虧損,而鈴木和現代幾乎控制了印度乘用車2/3的市場份額。塔塔只有通過推出更加現代化的車型、提高研發效率和優化經營模式來扭轉在本土市場的不利局面。
另一方面,對于大眾而言,近年來在印度市場發展“有點背”:先是與日本汽車制造商鈴木合作不順,最終撕破臉皮、鬧上公堂,導致分手;其后更陷入“排放門”泥沼,無暇他顧。眾所周知,印度市場潛力巨大,如果此次聯手塔塔順利,大眾有望在印度市場重振旗鼓。
■ 豐田抱團鈴木
就在大眾與塔塔發表合作聲明的前一天,3月9日,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汽車CEO豐田章男、鈴木汽車總裁鈴木修與印度總理莫迪展開對話,探討雙方在未來技術領域的合作事項。未來,兩家日本車企將會幫助印度提高制造業水平,出口印度制造的新技術汽車。當前,印度政府致力于鼓勵投資商投資“印度制造”的項目,希望打造便利的商業環境,通過海外投資商促進本地生產技術的提高。從長遠來看,印度汽車業的發展也將刺激當地汽車相關配件的發展。
豐田希望借助鈴木在印度市場的強大影響力,進一步打開印度市場,而鈴木則希望獲得豐田的技術支持,繼續保持他們在印度市場的領頭羊地位。他們將就豐田的先進技術與鈴木在小型車制造方面的經驗制定合作計劃,并且商討了關于在印度當地進行汽車零部件制造及出口的可能性。就在上個月,豐田和鈴木宣布建立聯盟,將在技術、產品和零部件采購方面進行共享。此舉有利于日本車企進一步擴大在市場的影響力。
目前,鈴木旗下印度子公司——瑪魯蒂鈴木在當地乘用車市場占有率高達50%。但鈴木的野心不止于此,該公司已經開始馬不停蹄地謀劃新的版圖,并希望到2020年時,在印度的產能達到200萬輛。在不久前的日內瓦車展上,鈴木CEO鈴木俊宏表示:“印度有望在2020年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而鈴木將在這個過程中繼續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他表示,鈴木將在印度不斷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提升產能,并引進更多新產品。
■ PSA印度“三進宮”
今年2月,法國汽車制造商PSA收購印度CK Birla公司旗下大使品牌汽車,重返印度市場。收購在印度家喻戶曉的汽車品牌,是PSA重返印度、在新興市場擴張的重要一步棋。大使汽車原型是英國莫里斯汽車公司生產的牛津汽車,它曾是印度高級政府官員的座駕,后來逐漸落寞成為出租車司機的選擇。現在,在印度街道上仍有60多萬輛大使汽車。
此次可以說是PSA在印度市場的“三進宮”了。在上世紀90年代,PSA與印度本土一家汽車公司合資建廠,組裝銷售標致309,幾年后由于人力和經銷商的問題退出印度市場。2011年,PSA計劃投資6.5億歐元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廠,甚至還舉行了動工儀式,但最終由于PSA遭遇嚴重的財務危機而導致計劃流產。
PSA CEO唐唯實表示:“盡管印度市場充滿挑戰,但它仍是一個高增長的潛力市場。”在此前的日內瓦車展上,唐唯實指出,印度已經成為PSA“加速超越”中期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PSA已經針對印度市場做足了功課,通過與當地伙伴合作避免外匯帶來的不確定性和關稅等問題。“如果一切順利,我認為我們已經發現了一條極具投資效率、非常經濟劃算的回歸之路。”他說。
中國車企躍躍欲試進軍印度
■本報見習記者 馮玉婷
不僅跨國車企對印度市場虎視眈眈,中國自主品牌也躍躍欲試,想要叩開印度市場的大門。2016年,印度一躍成為繼中國和日本之后的亞洲第三大車市,銷量自2009年以來增長了63%。印度車市潛力巨大,雖然與中國一樣,印度人口也突破了10億,但去年印度乘用車銷量僅約為中國的1/10。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國,但汽車保有量很低,去年印度輕型車的銷量為340萬輛。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預計,到2025年該數字有望翻倍至710萬輛。各大汽車制造商紛紛看好印度汽車市場的前景,并預測到2020年印度將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
IHS Markit資深分析師高拉夫表示,未來10年,印度道路上將會有超過6000萬輛汽車馳騁,顯然這些汽車不會都是鈴木和現代。“現在中國市場正處于自我轉型的階段,成熟的歐、美、日市場也正面臨著需求日漸飽和的問題,因此大家都將目光放到了印度。印度市場容量將會擴大,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不過這一切都將使印度消費者成為贏家。”
據印度媒體近日報道,中國車企已經開始在印度招募高管,或為該公司進軍印度市場鋪路。據知情人士透露,上汽集團將借力在華合作伙伴通用進軍印度市場。據悉,通用印度分公司前負責人Rajeev Chhaba將出任上汽印度分公司的負責人,除此之外還有七位副手分管金融、人力資源、采購、IT和其他部門。而印度競爭委員會已經批準上汽收購通用在當地的哈羅工廠。一旦進展順利,上汽最快將于4月啟動生產,并有望于明年或2019年初在印度推出首款汽車。
北汽福田計劃進軍印度重卡和SUV市場。此前,北汽福田已經在印度西部城市普納和恰坎試水,進入印度商用車的市場。此次,北汽福田將把重點轉移至寶沃乘用車品牌,計劃2019年~2020年在印度推出寶沃SUV。此前,據媒體報道,長安汽車也有意進軍印度市場。
印度車市也變得越來越國際化。從今年10月開始,印度將首次對汽車進行碰撞測試,新車需通過測試才能上市,目前印度政府正在敦促車企對旗下汽車進行相關改進。除了行人保護碰撞測試,所有新車還必須經過最低限度的正面和側面碰撞測試。除此之外,印度當局還在擬定汽車尾氣排放標準,到2020年在印度生產的汽車將實施更為嚴格的英國五級汽車尾氣排放標準。業內專家表示,所有這些動作都有利于將印度市場推向全球舞臺,并帶動整個產業鏈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