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8月31日廣東省發改委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我省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從10月1日起,廣東省將拉大峰谷電價差,峰平谷比價從現行的1.65:1:0.5調整為1.7:1:0.38。與此同時,還將優化時段劃分,全省統一劃分峰谷分時電價時段,高峰時段為10-12點、14-19點;低谷時段為0-8點;其余時段為平段。
廣東省發改委強調,“峰谷分時電價政策的實施,可有效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輸配電、發電資源投入,提升電力系統運行效率和經濟性,有利于從總體上降低全社會用電成本。”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是廣東省對國家發改委7月份發布的最新電價政策的響應。
其實,并非只有廣東省,近期全國已有多個地區響應發布了相關的政策細則。比如寧夏亦將于10月1日起執行分時電價機制優化方案;此外,還有江西省將于明年1月1日起執行分時電價機制優化方案,而貴州省發改委近日也印發了相關通知。
對此,多家券商機構發布研究報告認為,峰谷價差的擴大將會對儲能行業構成利好,而業內專家更是直指用戶側儲能的發展元年已經來臨,而廣東作為率先施行的省份,在該地區有儲能業務的公司將率先受益。
券商研究機構看好儲能產業發展
資料顯示,上述最新電價政策指的是國家發改委于7月29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在保持銷售電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目錄分時電價機制,更好引導用戶削峰填谷、改善電力供需狀況、促進新能源消納,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經濟運行提供支撐。并強調,各地要統籌考慮當地電力系統峰谷差率、新能源裝機占比、系統調節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峰谷電價價差,上年或當年預計最大系統峰谷差率超過40%的地方,峰谷電價價差原則上不低于4:1;其他地方原則上不低于3:1。
對于這個《通知》,多家券商機構發布報告指出其將會對儲能行業構成利好。
其中,國信證券的黃秀杰指出,新能源發展最大的障礙在于其間歇性特點對電網的安全運行極其不利,所以新能源需要發展發電側、電網測、用戶側配套儲能。分時電價機制可以引導用戶側靈活配置資源、削峰填谷(包括安排錯峰生產、配置儲能系統),改善電力供需狀況,從而降低了發電側和電網側新能源消納的系統成本,支持新能源高質量快速發展。因此,新能源運營商和儲能行業將充分受益該政策。
而川財證券的白竣天認為,《通知》主要從用戶側需求端入手,提高峰谷價差,對于用戶側來說,一方面,可以通過調節用電安排來降低用電成本;另一方面,對于用電時段相對比較剛性的用戶,可以通過配置儲能的方式削峰填谷,降低用電成本,將增強用戶側加裝儲能的經濟性??偟膩碚f,峰谷價差的拉大有望進一步拉動工商業企業的儲能裝機積極性,在實際運用中,用戶側儲能2C屬性顯著,儲能項目投資大,且投資周期較長,海外部分國家在退稅等政策方面有所激勵且工商業儲能除了能獲取削峰填谷收益以外,還可以通過參加負荷響應獲取更多元化的收益。因此,看好儲能產業未來發展。
華安證券的陳曉則從收益率角度進行分析,指出發改委的這個分時電價機制將利好用戶側儲能。他表示,分時電價機制是緊隨7月25日的儲能指導意見之后推出的,顯示出儲能政策力度在持續加。而分時電價政策加大了峰谷價差,顯著利好工商業儲能等用戶側儲能的發展,因為用戶側儲能對于價差的敏感性大于投資成本,價差加大后日收益提升,投資回收期將顯著縮短。
用戶側儲能的發展元年或已來臨
相對于券商研究機構的一片看好,在廣東地區從事儲能業務的相關公司又是如何看待這個政策的施行的呢?
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當前廣東省內涉及儲能產業的上市公司多達36家,其中深圳市就占據了26家,顯然深圳上市公司在這方面具備一定的話語權。
其中的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陸電子,002121.SZ)日前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透露,“公司是國內較早進入儲能行業的企業之一,行業經驗豐富,公司儲能系統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新能源發電和無電地區”。
作為儲能領域內的老牌成員,科陸電子如何看待這次峰谷電價差擴大的政策?對此,該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儲能不但可以在火力發電領域起到輔助調頻的作用,也可以用在新能源方面,比如說像光伏發電,它本身就是需要配套儲能的。此外,還可以用在一些削峰填谷方面,最近隨著這個完善分時電價機制政策的出來,峰谷電價的價差將會拉大,那么就會產生一個盈利空間,從而刺激大家使用儲能的需求。
跟科陸電子一路之隔的深圳庫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專業提供儲能系統產品和綜合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門錕日前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儲能產業用戶側的投資,在廣東地區其收益率大概只有5%左右,收益率太低導致投資方案并不具備吸引力;但現在不一樣了,峰谷價差的擴大將會使投資收益率大幅提高,這樣需求就一下子爆發出來。
“隨著今年以來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爐,尤其是峰谷價差的擴大,儲能行業尤其是用戶側儲能的發展元年已經來臨”。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