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泰安肥城1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向電網發送出第一度電,標志著全國首座商業化運行的壓縮空氣儲能調峰電站成功并網投產。
該項目地上部分占地20畝,地下部分利用“東采1-2-3-4”四口井建設1個總容量50萬立方米鹽穴腔體,可容載裝機200MW以上。由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發,具有儲能容量大、建設成本低、占地面積小、安全性高、壽命長、環境友好等優點,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儲能技術之一。

項目所在地泰安市大汶口盆地,是山東省最大的巖鹽礦床,已探明儲量75億噸,在歷史采鹽過程中已形成52對容積巨大、密閉性好、穩定性高的鹽腔。項目充分利用鹽穴資源優勢,在電網負荷低谷時,壓縮空氣至鹽穴腔體,在電網負荷高峰時排氣驅動膨脹機做功并帶動發電機發電,可實現電力系統調峰、調相、旋轉備用、應急響應、黑啟動等功能。整個過程采用純物理技術,不產生任何污染,技術轉化率可達到70%。
該項目成功并網發電,是我國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的重要里程碑,推動了我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邁向新的臺階,對緩解新能源消納,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具有劃時代意義。
泰安市能源局認真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正在編制《泰安市鹽穴儲能儲氣綜合開發規劃》,采用壓縮空氣儲能、儲天然氣兩條線路,擬用15年時間,累計投資250億元建成500萬千瓦壓縮空氣儲能調峰電站,投資118.8億元建成庫容23.6億方的大型鹽穴儲氣庫群,力爭把泰安市打造成國家級儲能儲氣調峰中心。